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胃镜、肠镜的检查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对于那些高危的息肉患者,建议内镜下治疗后半年复查一次,以后每一年复查一次胃肠镜,如果连续两年的胃肠镜都没有息肉的发生,以后可以调整三到五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而对于那些炎症性的和普通增生性息肉,术后一年复查就可以了,以后三到五年再进行第二次的复查。对于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应该每三到五年做一次胃肠镜的检查。
增生性胃息肉怎么治疗
如果增生组织直径比较大,影响到胃的消化吸收,或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也可以在胃镜下做息肉切除手术,还可以做C14呼气试验,检查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增生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增生不显著,比较小,临床症状不明显,可以定期观察、随诊。对于怀疑息肉有恶变倾向的,需要进一步取病理组织活检,确定增生组织的性质,有癌变倾向的需要手术进行治疗。如果试验阳性,用三联或者四联疗法根除,也可以缓解息肉症状,促进息肉的缩小或消失。
胃息肉的症状表现
胃息肉在临床上也较为多见,尤其在消化科门诊。胃息肉一般没有症状,患者行胃镜检查或者体检行胃镜发现胃息肉。一般胃息肉并不大,当然有一小部分伴有腹部不适,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嗳气等等,胃息肉的治疗一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胃息肉不大,有些小于0.5cm以下,可以定期观察,每半年到一年行胃镜检查。如果患者伴有腹部不适时,可以对症处理,加一些护胃、促消化的药物。但是如果说患者息肉比较多,尤其息肉比较大,尤其大于1cm以上的,建议患者行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定期复诊,效果较好,不需要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