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看什么科

精神性厌食症,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为特点的,对体重和体型的极度关注、盲目追求苗条、体重显著减轻,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等,严重患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精神性厌食症可以挂心理科或精神科。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厌食症

厌食症主要是靠临床的表现来判断,比如已经出现了特别不愿意吃饭,过度追求外表的完美,自己明明很瘦,但也认为自己非常的肥胖,甚至通过节食的办法,每天都不吃饭出现了营养不良、过度消瘦,还是没有办法自控。饮食量非常少,不愿意吃饭,甚至严重的患者出现了暴饮暴食的问题,暴饮暴食以后又通过催吐、导泻等行为,将食物再排泄出去。一旦吃饭就会觉得特别有负罪感、内疚感,所以慢慢的不愿意吃饭了,如果有以上的表现就有可能是厌食症。

厌食症初期

一般小孩厌食年龄在1-6岁之间,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甚至拒食,长达2个月以上即可确认为厌食症。严重者可以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宝宝的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家长需要带着宝宝及时到医院就诊。小儿厌食症指长期食欲减退或者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属于一种慢性的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上1-6岁小儿较多见,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厌食症

主要有两种病理生理因素:一种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平滑肌张力低下,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性降低;是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脾胃气虚:患儿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小儿厌食症的症状比较多样化,典型症状为不爱吃饭。

儿童厌食症的表现

小儿厌食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表现:一、厌恶进食,大概持续一月左右,包括进食量的减少,伴随一些症状;二、饮食较少、吸收消化不良而导致出现身高、体重不增长,同时面色萎黄,大便干稀不调,睡眠质量较差。

小儿厌食症的原因

小儿厌食症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胃肠道疾病、全身器质性疾病、不良饮食习惯等。 1、胃肠道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等; 2、全身器质性疾病:如结核病及其他慢性感染、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为厌食。 3、不良饮食习惯:是儿童厌食的主要原因。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家庭管理策略不合理,喂养不当,摄食行为偏离,食物种类偏离,缺乏有效对策,缺乏组织家庭平衡膳食基本知识等。 此外,部分小儿出现厌食症可能是因为微量元素锌或铁缺乏、长期摄取无盐饮食、维生素A、维生素D中毒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