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在心脏,则会出现心绞痛的症状,比如以胸前区和后背的针刺、紧缩、压榨的疼痛。血液粘稠的症状则是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最容易导致全身性的血管斑块的形成。如果出现在颈动脉,则出现颈动脉的斑块造成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晕厥、休克等症状。所以,一旦出现血液粘稠,应该及时就医。
血液粘稠度高的危害
血液粘稠轻者可引起头晕、头昏、头痛、健忘、精力不足、胸闷气短,当血液粘稠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会出现凝聚现象,造成血管栓塞,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粘稠会引起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病情的加重。另外,血液粘稠会加快动脉血管硬化,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血液粘稠超过一定界线就会伤害到毛细血管,甚至堵塞毛细血管。
血液太粘稠怎么办
对于血稠的病人,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同时还要适当的多饮水,可以稀释血液,减少血稠的程度,同时如果血稠是由于高血压、高体重、高血脂等引起,需要经常的锻炼,减轻体重,血压下降,血脂下降,血稠的症状也会明显的改善。另外,如果血稠是由于血细胞增多引起,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就可以出现血液黏稠的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血疗法,把过多的红细胞释放出来。另外,如果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血稠增高,最好的方法就是应用万珂、来那度胺等药物进行化疗,多发性骨髓瘤控制以后,血稠的症状也会缓解。血稠就是指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以后,血流速度缓慢,容易造成组织缺氧,甚至造成血栓和栓塞性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