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急性发作时候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做用药前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来指导用药。局部用药一般是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或者是3%—4%硼酸甘油,关于慢性,长期不愈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如果是一个非急性炎症期的化脓性中耳炎,或者化脓性胆脂瘤的患者,可以行鼓室成形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首先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清除病灶,恢复听力,消除病因。
慢性中耳炎严重吗
慢性中耳炎如果临床上不进行积极治疗,还是可以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为以下:第一,中耳炎本身会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听力下降,耳道反复地流脓,反复地出现耳鸣而疼痛,甚至发热等等相关的一些症状,随着患者病史的加重,上述症状会越来越重,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等表现。第二,中耳炎临床上可以引起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包括颅外并发症,比如说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的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等等相关疾病,如果中耳炎继续向颅内发展,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颅内的并发症,比如说脑膜脑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耳源性脑脓肿,硬脑膜下脑脓肿等等相关的一些疾病。如果出现上述并发症,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所以说中耳炎临床上应该给予积极的治疗,而不应该放弃治疗。
慢性中耳炎用什么药
对于单纯的鼓膜穿孔的中耳没有病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把炎症控制好以后尽早行鼓膜修复手术,对有中耳病变的听骨链破坏的中耳炎,应手术置换人工听骨链,避免引起严重的颅内并发症。慢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超过12周以上,称之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主要的症状是耳朵流脓流水,并伴有听力下降,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眩晕等颅内外并发症。在耳内镜检查的时候,会发现耳朵内有大量的脓性的分泌物,鼓膜一般会有穿孔,甚至会有听骨链的破坏。慢性中耳炎的治疗,首先应该把外耳道内的脓性分泌物清理干净,然后局部使用抗炎的滴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