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在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如果是支原体与细菌混合感染所形成时,那么需要阿奇霉素与头孢类药物共同进行应用,但是由于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容易相互抵消药性,所以在药物的使用上通常是早晚进行口服头孢,中午进行口服阿奇,这样的话不会影响药物之间的疗效,同时也可以起到更好的药物吸收作用。同时应用两种抗生素,对于小儿的肝肾功能也是有一定的损伤的,所以在药物的使用疗程上,一定要严格根据药物的剂量,根据小儿的病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及治疗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和柯萨奇病毒感染有关,夏天和秋天比较多发,本病起病比较急,病程大概一周左右,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1、高热,有的孩子体温可达39度,甚至40度以上,部分患儿可能伴有热性惊厥,出现抽搐等症状。2、咽痛,患儿咽部疼痛,表现为哭闹、进食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3、流口水。4、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体格检查可以表现为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可以见直径2-4mm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以后可以形成小溃疡。
疱疹性咽颊炎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的局部临床表现为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潜伏期为3到5天,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也常见,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皮肤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造成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患者,具有与呼吸道感染相类似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也可以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