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1岁,两天前从商场乘凉回家后,当晚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达到39℃,第二天出现食欲下降,咽峡部见红白色的水疱。入院行相关检查后,考虑为疱疹性咽峡炎,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剂等对症治疗后,患儿疱疹性咽颊炎症状得到控制,病情好转。
【基本信息】男,1岁
【疾病类型】疱疹性咽峡炎
【就诊医院】福州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9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剂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五天,出院一周后电话回访
【治疗效果】患儿疱疹性咽颊炎症状得到控制,病情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儿1岁,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前两天家长带孩子去某商场乘凉。当晚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达到39℃。第二天给孩子喂奶也不喝,一直哭闹,且发现孩子嗓子眼出现了红白色的水疱,在家里给孩子口服一些药物后(具体药物不详),孩子症状还是没有好转。害怕孩子出什么大问题,于是今天来到我院就诊。
我再一次给患儿测量了体温,患儿体温37.8℃。之后对患儿进行查体,患儿神清、精神稍差,咽峡部可见大小较均匀红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为进一步治疗,于是以“发烧,口腔疱疹”将患儿收治入院,对其进行住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儿入院后,为了明确诊断,我对该患儿行了相关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含量增多,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提示存在感染。由于患儿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为了明确食欲不振的原因,我又给该患儿做了肠道、肠系膜淋巴结彩超提示该患儿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肠间积液。
根据患儿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细菌性感染,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肠间积液。
明确诊断之后,对患儿制定诊疗方案,治疗上主要是要控制感染,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抗感染,炎琥宁注射剂抗病毒。另外,由于该患儿发烧症状较为严重,予以布洛芬退热,同时辅以物理降温,并密切监测患儿体温。
三、治疗效果
经过了5天的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患儿体温已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饮食、睡眠可,未出现频繁哭闹。
查体见患儿口腔疱疹逐渐消失,心肺听诊没有明显异常。于是予以出院。但嘱咐患儿家属如果患儿后续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来院和诊,出院1周后电话随访。
四、注意事项
1.生病期间,尽量吃容易吞咽的食物,味道要清淡,温度偏凉一点。避免吃硬的、酸的、辣的、烫的食物。
2.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3.由于咽峡部有疱疹,热水会加剧患儿口腔疼痛,可适当可患儿喝凉水,可多次少量喝水。
五、个人感悟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主要表现为咽峡部疱疹、发热、咽痛、流涎、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该病发病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潜伏期: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前驱期: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水疱期: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溃疡期: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该患儿来院时体温37.8℃,咽峡部可见红白色疱疹,属于疾病早期阶段。所以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予以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炎琥宁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再加上患儿家属的细心照料,患儿病情很快就得到缓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