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浓缩的意思就是血液粘稠,通常是发生血栓或者血栓发生前的一个征兆。
血液粘稠医学上又叫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影响血液粘稠度的主要因素有血细胞性因素,如血细胞数量多少、大小、形态,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功能等。血浆性因素,如血浆蛋白(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血糖、血脂、纤溶活性等。血管性因素、如血管长度、直径和内膜光滑度等。其他因素,如情绪、生活模式、吸烟、饮酒等,均可发生血液粘稠。
对于患上血液粘稠的患者,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缓解:
第一、多食果蔬,多饮水。维生素C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纤维在肠道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大豆及豆制品、禽蛋、鱼类有利于改善血液粘稠度。
第二、平时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少食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荤腥厚味食物,少食甜食。山楂、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第三、坚持锻炼,定期体检。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50岁以上的人应该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第四、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抗凝、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如益心酮、藻酸双酯钠、肠溶阿司匹林、茶色素、链激酶、蝮蛇抗栓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