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周围神经损伤需做的检查

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火器伤如枪弹伤和弹片伤;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电烧伤及放射性烧伤;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他医源性损伤。所以具体诊断周围神经损伤需要根据外伤史、临床症状和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具体的检查项目如下:

确诊周围神经损伤需做的检查

1、伤部检查

检查有无伤口,如有伤口,应检查其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有无感染。查明枪弹伤或弹片伤的径路,有无血管伤、骨折或脱臼等。如伤口已愈合,观察瘢痕情况和有无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等。

2、肢体姿势

观察肢体有无畸形。桡神经伤有腕下垂;尺神经伤有爪状手,即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正中神经伤有猿手;腓总神经伤有足下垂等(【腓总神经伤】:腓总神经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如时间过久,因对抗肌肉失去平衡,可发生关节挛缩等改变。

3、运动功能的检查

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用六级法区分肌力。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肌肉稍有收缩;

2级——不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3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加任何阻力;

4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并加一定阻力,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5级——正常。

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肌肉软瘫,失去张力,有进行性肌肉萎缩。依神经损伤程度不同,肌力有上述区别,在神经恢复过程中,肌萎缩逐渐消失,如坚持锻炼可有不断进步。

4、感觉功能的检查

检查痛觉、触觉、温觉、两点区别觉及其改变范围,判断神经损伤程度。一般检查痛觉及触觉即可。注意感觉供给区为单一神经或其他神经供给重叠,可与健侧皮肤比较。实物感与浅触觉为精细感觉,痛觉与深触觉为粗感觉。神经修复后,粗感觉恢复较早较好。

感觉功能障碍亦可用六级法区别其程度:

0级——完全无感觉;

1级——深痛觉存在;

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

3级——痛觉和触觉完全;

4级——痛、触觉完全,且有两点区别觉,惟距离较大;

5级——感觉完全正常。

5、营养改变

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发冷、无汗、光滑、萎缩。坐骨神经伤常发生足底压疮,足部冻伤。无汗或少汗区一般符合感觉消失范围。可作出汗试验。

6、反射

根据肌肉瘫痪情况,腱反射消失或减退。

7、神经近侧断端有假性神经瘤

常有剧烈疼痛和触痛,触痛放散至该神经支配区。

8、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当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所达到的部位,轻叩神经,即发生该神经分布区放射性麻痛,称Tinel征阳性。

9、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判断神经损伤范围、程度、吻合后恢复情况及预后。

温馨提示:预防周围神经损伤就要防止思虑过度,注意劳逸结合,因为思虑过度可以引起大脑功能损害,日久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因为心理稳定,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和保健很有作用,也可以练习瑜伽移情易性。

周围神经损伤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是指中枢神经以外的神经,它包括十二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尽早治疗为好,某些部位由于严重中毒缺血,营养缺乏代谢障碍,外伤引起的一组疾病和损伤严重性者,习惯上称为神经炎。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由于外伤、产伤、骨发育异常、铅和酒精中毒引起,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营养障碍。建议到正规医院做详细身体检查,不要乱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恢复主要以针灸按摩理疗为方法,病人尽早加强锻炼。

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

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通常是因为骨发育异常、产伤、外伤、酒精中毒、铅中毒引起的。可能会造成营养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尽早的到医院进行治疗,主要的症状会出现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和侧皮神经炎、可以通过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结合针灸按摩等方式治疗,还可以配合鼠神经因子来缓解,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周围神经损伤分类

周围神经损伤初步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周围神经损伤以后,它的神经连续性的中断,那么对于这些离断伤神经的连续中断的损伤,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外科干预治疗,才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术后效果。还有一部分的损伤是我们的挤压伤,这些损伤的情况往往是因为肢体长期的一个不正确的位置,导致了压迫,或者是有一些包块、肿块,或者说是在腕管和肘管周围的软组织的增生,而导致的周围神经的损伤。那么对于这一部分的损伤,我们可以考虑进行首先是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好,我们再给予进行外科手术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