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指检

直肠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症状容易被误诊为痔疮,便血和大便习惯的改变是其早期症状。通过指检可以有效区别检查出疾病,直肠指检一般能了解距肛门8厘米范围内的病变,如做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则可能查到更高部位。

“指检”自己也可以掌握:戴一只橡皮手套或指套,在食指或中指上涂上石蜡油或凡士林,缓缓插入肛门,深度可达6~8厘米。

直肠癌是指肛门齿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肿,是整个消化道中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有70%以上可见黏液浓血便,常误诊为痢疾。受“十人九痔”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中、老年人早年曾患过痔疮出血,且时好时发,不少人患了直肠癌后,常误认为大便带血是痔疮复发所致,一些基层医务人员往往也会疏漏此病,仍按痔疮治疗,使患者失去早期根治的机会,酿成了一桩桩悲剧。因此早期发现及诊治直肠癌,对提高生存率和保肛率十分关键,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觉。

直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时并无症状,但可有少量肉眼不易发现的出血。排便习惯改变是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部分患者可伴有排便性状的改变,往往大便变稀,大便带鲜红或暗红色血液,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属于早期。随着病程进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变形、腹胀等症状。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不要自认为是痔疮或痢疾而耽误病情,医生也应提高警惕。以下一些方法,均有助于直肠癌的早期发现。

直肠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直肠癌存活率

如果有淋巴转移,且转移在黏膜下的进行手术后的患者,五年生存期约为30%-50%;直肠癌的自然生存期一般为10-20个月,发生于黏膜下层无淋巴转移时,五年生存期可达到90%;

直肠癌存活期

在临床上会把直肠癌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而早、中、晚的分期可能是对于普通人群来说的。这样可能会更好的去分辨它。所以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从临床上分期的生存情况,临床上讲病人的生存时间,一般是讲五年成活率来计算的。目前临床的数据证明,如果在五年时,不管是从血液学检查还是影像学检查,都认为它没有复发。五年之后复发的机率是大大的降低,所以一般来讲五年成活率代表治愈率。一期的病人他的治愈率大概93%左右,二期的病例大概有2a、2b、2c。所以他们的五年成活率分别为,84%、、73%、、67%。所以在二期里面,他的治疗的效果也会不一样,三期的病人整体的治疗效果会偏差一些,大概是40%到60%的存活率,而四期的病人五年成活率主要是10%左右。

直肠癌晚期痛苦

不是所有人直肠癌晚期都会疼痛,其实作为肿瘤来讲,包括直肠癌,要看最终发展到哪,有人可能是发展到肺脏,如果是肺转移,原则上只要长在里头没有长到胸膜上,一般不会疼痛,没有浸润到骨不会疼,可能会咳嗽,可能不停咳,气喘不上来。如果转移到肝,也看部位,如果转移到了肝脏内部,没有到了肝包膜不会疼,可能会出现腹水,会出现黄疸,但不会疼。肠癌很容易骨转移,如果一旦骨转移也要看部位,看骨质侵蚀到什么程度,如果初期可能不会感觉到任何疼痛,但是如果骨头破坏得非常严重,可能疼痛非常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