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必须规范性进行杀菌治疗,临床上大多采用四联药物14天疗法,停药一个月后再复查碳14呼气试验,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杀菌情况。幽门螺旋杆菌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会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胃肠道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需要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胃镜检查、碳14呼气试验明确具体病因,再进一步针对性、规范性用药。大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没有明显症状,有的会出现口臭、反酸、烧心等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杀不死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科很常见的一种致病菌,它可以引起很多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在临床上,大部分病人经过规范的四联疗法或三联疗法,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但是有少数病人初次根除不成功,可能需要二次甚至是三次来治疗,第一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建议第二次更换抗生素,不要用和第一次一样的抗生素,可以换成二线三线少用的药物,比如呋喃唑酮,四环素等等,另外如果有条件建议做胃镜取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和药敏实验,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对此种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治好后会复发吗
不过少量的幽门螺旋杆菌不会致病,进行碳14和碳13呼气试验检查时,如果d PM值小于700,暂时不用进行抗菌治疗,只有当d PM值700以上进行胃镜检查时伴有胃粘膜的充血水肿,甚至溃疡时,才可以抗菌治疗,临床上常采用四连法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转阴后还会复发的,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果平时饮食习惯差、生活卫生条件差,可能会从食物中获得幽门螺旋杆菌,导致再次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寄生于胃的幽门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达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