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烧心、反流、胸痛等。目前认为,GERD与某些咽喉、呼吸道等食管邻近器官的疾病有关。

胃食管反流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一)鉴别诊断

早期食管癌无典型症状时,需要与食管炎(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和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当出现咽下困难时,需要与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症相鉴别。

1.反流性食管炎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概述:系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和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间静脉、奇静脉等相沟通,经常出现在门静脉系统阻力增加和门静脉血流增多产生门静脉高压时,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2)临床表现:多数有肝病史,常有脾大、腹水。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还可以有呕血症状。

(3)诊断: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见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纵行黏膜皱襞增宽,胃底静脉曲张时可见菊花样充盈缺损。

3.食管憩室

(1)概述: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称为食管憩室。可分为:①牵引型:大多发生在气管分叉附近,多因该处淋巴结炎症或淋巴结结核感染后与附近的食管壁发生粘连及瘢痕收缩所致。因系食管全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向外牵拉,故称真性憩室。②膨出型:则多因食管内外有压力差,食管黏膜经肌层的薄弱点疝出而成,多发生于咽部和膈上5~10cm处。因只有黏膜膨出,故称假性憩窒。

(2)临床表现:早期常无症状。若发生炎症水肿时,可有咽下哽噎感或胸骨后、背部疼痛感。当憩室增大,可在吞咽时有咕噜声。若憩室内有食物潴留,可引起颈部压迫感。淤积的食物分解腐败后可发生恶臭味,并致黏膜炎症水肿,引起咽下困难或食物反流。

体检有时颈部可扪到质软肿块,压迫时有咕噜声。巨大憩室可压迫喉返神经而出现声音嘶哑。如反流食物吸入肺内,可并发肺部感染。

(3)诊断:主要依靠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显示憩室囊、憩室颈的部位、大小、连接部位,及其位置方向。有时应做食管镜检查排除癌变。

4.贲门失弛缓症

(1)概述:贲门失弛缓症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松弛不良。多见于20~50岁,女性稍多。病因至今未明。

(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咽下困难、胸骨后沉重感或阻塞感,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热食较冷食易于通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时咽固体食物因可形成一定压力,反而可以通过。初为间歇发作,随着疾病进展,以后呈持续性进食困难。食管扩大明显时,可容纳大量液体及食物。在夜间可发生气管误吸,并发肺炎。

(3)诊断:食管吞钡造影的典型特征是食管蠕动消失,食管下端及贲门部呈漏斗状或鸟嘴状,边缘整齐光滑,上端食管明显扩张,可有液面,钡剂不能通过贲门。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口服、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5~10mg可以使贲门弛缓,受阻钡剂通过。纤维食管镜检查亦可以确诊,并可以排除癌肿。

5.食管良性肿瘤

(1)概述;食管良性肿瘤较少见,按组织发生来源可分为:①腔内型包括息肉及乳头状瘤。②黏膜下型有血管瘤及颗粒细胞成肌细胞瘤。③壁内型肿瘤发生于食管肌层,最常见的是食管平滑肌瘤,约占食管良性肿瘤的3/4。

(2)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解剖部位和体积大小,较大的肿瘤可以不同程度地堵塞食管腔,出现咽下困难、呕吐和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以有吸入性肺炎、胸骨后压迫感或疼痛感;血管瘤患者可发生出血。

(3)诊断:不论有无症状,均需经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发病最多的食管平滑肌瘤因发生予肌层,故黏膜完整。肿瘤大小不一,呈椭圆形、生姜形或螺旋形。食管X线吞钡检查可出现“半月状”压迹。食管镜检查可见肿瘤表面黏膜光滑、正常。这时,切勿进行食管黏膜活检致使黏膜破坏。

(二)食管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放射疗法可增加手术切除率,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采用化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或与放疗、中医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有时可提高疗效,或使食管癌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

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胃病丸

如果患者有食欲不振,便秘,恶心,呕吐,脾胃虚弱等症状的话可以吃胃病丸。所以如果患者患有胃病服用药物效果是很好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服用一些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的药,比如奥美拉唑等。患者可以在空闲的时候多锻炼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使患者得胃病的几率大大减少。胃病丸是由中药合成的一种复方制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按照说明书来进行使用服。用药物期间要注意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要戒烟要戒酒,避免对胃黏膜的损伤进一步加重,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如果出现有腹泻的表现要做个大便常规检查。胃病丸,健脾化滞,理气止呕。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疼痛,气逆胸满,倒饱嘈杂,嗳气吞酸,呕吐恶心,宿食停水,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胃病丸

你好,胃病丸里面都是中药成分,包括槟榔、香附、枳壳、陈皮、砂仁六神曲、山楂、谷芽、麦芽、桔梗、白扁豆、厚朴、黄连、瓜蒌、鸡内金、萝卜子、枳实、吴茱萸、茯苓等。胃病丸具有健脾消食化滞、理气止呕的作用,对于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所导致的胃脘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本药品不适用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胃阴虚证。对于胃病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奥美拉唑等药物来进行缓解的,但是具体的治疗药物需要根据引起胃病的原因来进行,确定胃部疾病包括的方面是比较多的,例如出现胃溃疡或者是出现胃糜烂时都是属于胃部疾病的,但是所使用的药物上也会出现有所差异,所以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之后再进行用药。

胃病患者胃酸过多怎么办

胃病患者胃酸过多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现象,胃酸多可能是胃酸本身分泌过多,有人是高胃酸分泌的体质,这样胃酸过多就容易造成胃酸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或者由于酸水过多,导致黏膜的损伤出现胃疼、胃黏膜的糜烂,甚至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溃疡,中医讲无酸不作疡。所以在慢性胃病的患者,如果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您可以服用西药,西药里面一种是PPI类的叫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临床上常用的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潘托拉唑诸如此类的药,能够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除了这一类还有一种叫HR受体拮抗剂,也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还有一类药物是中和胃酸的,比如铝碳酸镁片、铝镁加混悬液,它都能够有效的中和胃酸对黏膜起到保护的作用,这些是西药的治疗,如果用中药治疗,我们中药里面也有很好的理气和胃通降,抑酸护膜的药物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达到临床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