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男,74岁,因近1年来再次出现左下肢活动后跛行,跛行距离最短至100米来院就诊,经过详细查体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确诊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拟行手术治疗(局麻+强化下行双侧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左侧股动脉腘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并且术后配合药物进行抗凝、改善循环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跛行消失,左下肢活动后疼痛消失,狭窄、闭塞动脉恢复正常搏动。
【基本信息】男、74岁
【疾病类型】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就诊医院】兴安盟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局麻+强化下行双侧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左侧股动脉腘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
【治疗周期】住院6天
【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跛行消失,左下肢活动后疼痛消失,狭窄、闭塞动脉恢复正常搏动。
一、初次面诊
一天上午我正在门诊值班,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缓慢走进诊室,患者的老伴说: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能又发作了,原来患者在5年前就开始无明显原因出现了右下肢间歇性跛行,行走大约300米就需要休息几分钟,同时伴随着右下肢皮肤发凉、足趾麻木等症状,当时但并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也未进行任何治疗。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曾来我院行了右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稳定斑块等综合治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但患者近1年来,再次出现左下肢活动后跛行,跛行距离最短至100米。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就诊。了解患者情况后,我将患者收入院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查体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二、治疗经过
对患者进行详细查体、补充辅助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血管彩超、心电图等等)。查体结果:患者双下肢皮色尚可,足部无凹陷性水肿,足趾皮色苍白,足趾无溃烂,足趾皮温尚可,足部无压痛,末梢毛细血管充盈差,左侧股动脉搏动减弱,腘动脉搏动未触及,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超声结果显示:双侧下肢动脉节段性狭窄,右侧股浅动脉支架内血流变细。余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结合患者症状、查体及辅助检查,考虑诊断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拟行手术治疗,与患者沟通并同意后,在局麻+强化下行双侧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左侧股动脉腘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手术时间1小时9分钟,手术过程顺利,左侧股浅动脉、左侧腘动脉、双侧髂动脉均扩张再通,再次造影后见管腔通畅,支架位置满意,拔除管道后,压迫止血并加压安返病房。术后继续配合药物进行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
三、治疗效果
入院后经过手术与药物双重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跛行消失,一般状态良好,左下肢活动后疼痛消失,左侧腹股沟穿刺点愈合良好,双侧股动脉搏动良好,双侧腘动脉搏动良好,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可触及。足趾皮色恢复,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恢复。双下肢皮温正常。患者精神状态、饮食及睡眠也有所改善。后续随访,患者病情并未复发。
四、注意事项
1、因患者本身患有多种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手术切口的干燥清洁,避免因糖尿病导致伤口愈合迟缓,严重情况下发生溃烂、坏疽。
2、要动态监测患者血压,以免加重病情。
3、在饮食方面,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入,多进食蔬菜、水果,进行均衡饮食,避免脂肪的沉积。
4、术后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巩固促进术后治疗效果。如有身体不适,立即与医护人员沟通。
五、个人感悟
患者是老年男性,此前有吸烟史30年,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吸烟有极大的关联,不排除吸烟与该患者患病的关联性,另外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减少基础疾病的发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大大降低该病的患病率。
该患者属于疾病复发,且第二次发病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第一次,经询问,第一次手术过后,患者并没有坚持服用抗凝、降血脂的药物,因此即使术后病情恢复,也要坚持服用药物和适当运动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食高营养、高脂肪等食物的机会大大增加,导致机体内脂肪堆积,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合理饮食与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在拥有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减少了各类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