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突然发热、腹泻、手足抽搐,积极配合治疗后已痊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32岁,青年女性。大约1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同时伴有周身乏力、腹泻,呈稀水样,还伴有腹痛,呈绞痛,2小时前出现手脚抽搐。血常规检查异常,以“电解质紊乱”收治入院。患者上腹轻度压痛,腹部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其余未发现异常。结合患者的病史、血常规检查,进一步诊断为电解质紊乱、急性胃肠炎。考虑到患者大便质稀,予蒙脱石散口服涩肠止泻;禁食1天,静点头孢他啶抗感染;使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的分泌、保护胃肠黏膜;使用复方氨基酸稳定内环境,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间苯三酚缓解肠痉挛等补液对症治疗。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改善、排便正常,复查便常规正常。

       【基本信息】 女、32岁

【疾病类型】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急性胃肠炎。

【就诊医院】南宫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9月

【治疗方案】禁食、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头孢他啶、奥美拉唑、复方氨基酸、间苯三酚)

【治疗周期】入院治疗1周

【治疗效果】患者病情改善,体温、排便恢复正常,腹痛、手足抽搐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32岁,青年女性。大约1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同时伴有周身乏力、腹泻7次,呈稀水样,还伴有腹痛,呈绞痛,当时在家未予重视。但是2小时前出现手脚抽搐,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她开始紧张了,急忙来医院就诊。

经过询问,患者既往没有任何基础疾病,未饮酒,未服用激素类药物。陈女士查血常规:白细胞数:11.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2×10^9/L↑;C-反应蛋白:50.9mg/L↑;电解质:钾:3.34mmol/L↓;钠:133.00mmol/L↓;钙:2.09mmol/L↓;于是我于门诊将陈女士以“电解质紊乱”收治入院。

image.png 

二、治疗过程

将陈女士收治入院后,我又为其进行了体格检查:患者上腹轻度压痛,腹部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其余未发现异常。结合患者的病史、血常规检查,进一步诊断为:1、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2、急性胃肠炎。

在此要科普一下其鉴别诊断:1.癫痫的部分性发作:特别是单侧部分性发作,常表现为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的肢体抽搐或麻木针刺感,从躯体的一处开始,并向周围扩展,但是陈女士未发现脑电图异常,未发现CT/MRI脑内异常病变。2.急性菌痢:多有进食不洁食物史,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脓血便,而本患者无上述表现故可除外。

由于入院后患者诉时有头痛胸闷、腹部轻压痛,于是为其安排头颅CT、心脏彩超、腹部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送检生化、血糖、尿便常规,结果均正常。患者便常规显示:红细胞(++),潜血(++),仔细询问病史,患者诉昨日中午进食猪肝、鸭血等食物,暂不处理,嘱患者择期复查。

结合患者病情,与陈女士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我为其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大便质稀,予蒙脱石散口服涩肠止泻;禁食1天,静点头孢他啶抗感染(主要机制为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的分泌、保护胃肠黏膜;使用复方氨基酸稳定内环境,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间苯三酚缓解肠痉挛等补液对症治疗。

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改善、排便正常,复查便常规:潜血(+-),患者坚持要求出院,签字后经上级医师同意后出院。

三、患者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1、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2、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3、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食物和调味品等。

4、内科门诊随访,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四、治疗效果

入院前患者发热伴周身乏力、腹泻、手脚抽搐;诉时有头痛胸闷、腹部轻压痛。入院后经积极的药物治疗及详尽的护理后,患者患者病情改善、一般情况可,体温恢复正常、排便恢复正常;出院时患者诉未出现腹痛,无手脚抽搐。

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我科经过健康宣教后,逐步认识到及时就医的重要性,同时患者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也得到缓解。

五、医生感悟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关键是针对病因及时彻底的治疗电解质紊乱,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低钾血症时,要去除引起低血钾的原因,在补钾过程要预防高血钾症。而急性肠胃炎的治疗相对简单:补充体液的丢失,以防止脱水,同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本次就诊的患者32岁,发热伴周身乏力、腹泻1天、手脚抽搐2小时,考虑到患者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综合考虑后决定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电解质紊乱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都属于电解质紊乱。不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医生根据你的病情而定,不是一概而论的。以本病中低钾血症为例,低钠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类型、其发生的急慢程度、伴随症状而采取不同处理方法,故强调低钠血症的治疗应个别化,但总的治疗措施包括:①去除病因;②纠正低钠血症;③对症处理;④治疗合并症。

因此在此提醒广大朋友们一定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纠正电解质紊乱;切勿讳疾忌医、延误病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水电解质紊乱

低渗性脱水,表现为倦怠,头晕,恶心,尿少,眼窝凹陷,出汗,脉搏细弱,肌肉酸痛,痉挛,皮肤弹性下降,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木僵,昏迷等。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根据水电解质紊乱的类型会有区别。水电解质紊乱与腹泻、烧伤、剧烈呕吐、持续高烧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抽搐、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肌肉痉挛、心率降低、神志淡漠、昏迷、反应迟钝、眩晕等症状。对于这种现象,应大量饮用热水或就医静脉输入平衡液治疗。如果体内出现水电解紊乱的现象,可因很多因素所引起,比如长期的呕吐和腹泻,食物中毒,肠梗阻,大量的出汗,长期的饥饿,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心脏和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等,都可以引起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建议患者要查明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出现的原因,根据检查的结果,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还要纠正体内的酸碱失衡。

水电解质紊乱

在出现电解质紊乱的话,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输液或口服药物补充,同时需要定期的复查水电解质的情况,以免过度的补充,注意饮食的均衡,不要挑食或者偏食。它的主要原因首先有大量的出汗,大量的呕吐腹泻和一些病理性的因素,比如长期消耗型的疾病,慢性恶心肿瘤或者是免疫系统的疾病,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水电解质紊乱,主要包含有钾钠氯的异常升高或者是偏低。其症状一般有脱水的症状,如口渴,乏力,心慌,发热,精神萎靡,尿少,休克,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电解质紊乱,还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跳心动过速或心脏骤停等。当然要确定水电解质紊乱,患者需要抽血化验电解质,血气分析等以明确诊断。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治疗方法是多补充水分,可以纠正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或者是通过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加快脑细胞的恢复,如果伴有精神方面症状,可采取口服抗抑郁药物进行医治。

电解质紊乱会造成全身抽搐吗

所谓的电解质紊乱,就是指我们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一个失衡,正常情况下呢,我们机体在一个正常的,内环境中山生存的。所谓的内环境包括,我们水电解质的一个平衡状态,包括水、钾、钠、氯、钙,以及硫酸根离子这些离子,它们都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波动的。如果由于激素分泌异常,或者其它外界原因导致的,一个水过多,水过少,或者是这些钠离子过多,钠离子过少或者低钙,都会引起全身的一个抽搐。抽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通常由于离子它在,细胞的一个兴奋过程中,都发挥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低钙的时候。它会引起全身的抽搐,低钠的时候也会引起,全身的抽搐,所以说如果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了以后会引起全身的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