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疼、脚趾黑、没有知觉……?小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等多种病史90岁老人半年前自觉左脚疼痛,几个月后发现左脚第三个脚趾变黑,没有知觉,于当地医院消炎抗感染治疗后,转入我院。通过体格、B超等检查后,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期间行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左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左侧足部坏死组织清创术+左下肢动脉造影术治疗后患者左侧足部疼痛明显减轻,创面逐步好转愈合,足部血液循环良好,皮温逐渐升高。

基本信息女,90岁

疾病类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就诊医院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6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左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左侧足部坏死组织清创术+左下肢动脉造影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月

治疗效果下肢动脉再通,足背创面已基本愈合,局部血运良好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等多种病史,半年前就时常感觉左脚疼痛,发凉,想着忍忍就好了,谁知道过了几个月又发现左脚第三个脚趾变黑,没有知觉,去医院看了发现第三个脚趾已经完全坏死,经医院切除后左脚疼痛依旧有时还更加严重,随后不久又出现左脚背皮肤红肿,破溃,反复流脓,家属知道后马上来带患者去当地医院就诊,到了医院后,在门诊做下肢动脉彩超显示:左侧股浅动脉狭窄近闭塞。当地医院给予消炎抗感染治疗,建议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随来到我院,门诊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坏疽”收入院。

image.png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对患者做详细体格检查发现左侧足部水肿,脚趾皮肤青紫,第二脚趾缺如,脚背皮肤溃烂,表面破溃面积约0.3cm×0.5cm,,深层破溃面积约5cm×5cm,皮下组织严重坏死,脚趾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足部有压痛,左侧腘动脉搏动未触及。B超显示如图:

image.png

患者有左侧足部疼痛,皮肤溃烂等症状,且B超检查显示患者左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综合分析患者左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符合手术指征,因患者年龄过大,向家属交代手术风险和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完善相关术前准备,于术中给予心电监护,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左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左侧足部坏死组织清创术+左下肢动脉造影术,2个小时后完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情况良好,送回病房。

后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改善血液循环,应用稳定斑块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创面换药治疗,患者创面较之前好转,之后又分别多次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O)+皮肤皮下坏死组织清创手术,并应用中药局部换药,创面逐步好转愈合。嘱托患者隔日换药1次,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

三、治疗效果

住院治疗2个月,经过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左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左侧足部坏死组织清创术+左下肢动脉造影术治疗后,患者左侧足部疼痛明显减轻,创面逐步好转愈合,足部血液循环良好,皮温逐渐升高。建议患者创面愈合后适量运动,注意下肢保暖,定期复查。

四、注意事项

我嘱咐患者手术之后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诱发伤口发炎。同时注意伤口不能碰水,避免伤口感染。避免剧烈运动,伤口创面隔日换药1次。

五、个人感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阻塞血管后引起下肢供血不足的疾病,患者常常出现下肢出现跛行、皮肤温度降度、疼痛,甚至出现破溃及坏死等表现。该疾病好发于70岁以上老年男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人群更高发。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吸烟,与动脉硬化闭塞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气温下降也容易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寒冷刺激导致下肢血管收缩,狭窄,血流减少减慢,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容易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二是气候干燥,造成体内缺水,致使血流变缓、血液黏稠,血液灌注减少。早期表现为双下肢麻木、发凉,劳累后加重,继而出现疼痛和间歇性跛行,重者还可导致远端肢体坏死,危及生命。

防治该病发生,专家给出四点建议:首先是天气寒冷时尽量减少外出,或在外出时多穿衣服,注意四肢保暖。二是正规治疗原发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重点强调规范用药。三是劳逸结合,特别是节日期间,注意好休息。四是适当加强双下肢的活动,以加快血液流速,增加血液供应。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

手术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就是传统的开刀的方法,要根据下肢动脉堵塞的部位跟长度来开刀,开刀的方法主要是内膜剥脱术,另外一个就是血管的搭桥术,也叫血管转流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目前可以通过,血管腔内的治疗来达到微创治疗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血管穿刺,放支架,球囊扩张放支架的办法,来改善下肢的供血,目前手术治疗就主要是分这两大方面,要根据病情来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是通过血管穿刺的方法把血管进行扩张,然后放入支架,也叫做血管腔内治疗,这跟心脏放支架的,这个治疗过程是类似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吃什么药

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分这么几类,一类是扩张血管的药物,比如西洛他唑 贝前列素钠或者沙格雷酯,这3种药物,目前在国内应用的是最广泛的,再有一类是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再有氯吡格雷,这都是国内国际应用,比较多的抗血小板的药物,再有就是针对动脉硬化的病因,应用的是,降血脂的药物,一般来讲是 他汀类应用最多,像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者匹伐他汀, 这些他汀类的药物 ,再有一些,比如贝特类的药物,非诺贝特 这些药物也是可以应用,作为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来治疗 ,再有 比较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可以考虑应用,抗凝的药物,小剂量的抗凝的药物,在国外的最新的研究中,也是能够表现出比较好的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专家提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扩张血管的药物,比如西洛他唑等,第二类是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第三类是针对动脉硬化的病因,应用的是降血脂的药物,他汀类药物应用最多。如果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抗凝的药物。

如何区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诱发的疼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疼痛,与其他疾病的疼痛区别应该是比较好分的。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ASO这个病的疼痛,多半是表现出静息痛,或者是间跛行的疼痛。通过休息间跛行的疼痛,它多半是伴随肢体的皮肤的发凉,它多半会出现鸡爪爪,他多半会出现足背动脉颈后动脉的触摸不到,触摸的减弱。其他的疼痛我们比方说,我们比较常见的骨关节的疼痛,它是跟运动有关系的一动体温易发生改变,或者是你触摸按压某些穴位某些骨头,它就会疼痛,挤压它也会疼痛。或者有些病人甚至跟天气跟劳累有关系等等,应该说它还有其他的理化检查指标。比方说这类的患者拍一个关节片子,关节片是否有些磨损,通过查血有些病人就会存在,内风湿分子阳性血呈抗O式阳性,体现他有些风湿指标、活动性的指标。通过它这些临床的指标也好体征也好,乃至一些相关的检查也好,都能对这类患者的疾病,进行初步的判断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