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男性右脚趾疼痛,原来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就诊前三个月出现右脚趾疼痛,尤其是第一根脚趾头,总感觉冷并且发青紫。经各项检查结合患者症状,考虑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过后,采取手术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后,给予患者局麻+强化下行右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胫前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右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右侧腘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顺利。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最终患者病情好转。

【基本信息】男、56

【疾病类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就诊医院】兴安盟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911

【治疗方案】局麻+强化下行右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胫前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右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右侧腘动脉支架置入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9

【治疗效果】一般状态良好,右下肢及足部疼痛较前明显缓解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在其妻子的陪同下,拄着拐杖蹒跚地走进诊室。

我赶紧上前扶着,直至帮助他入座。患者座下后,自诉去年7月份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腰酸腿疼,有时腿会很麻,没有力气,出现间歇性跛行,跛行大概200米,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缓解。当时未予以重视,

但近三个月来,又出现右脚趾疼痛,尤其是第一根脚趾头,总感觉冷并且发青紫。一星期前前往某乡镇医院就诊,但未见效果,于是辗转选择来我院就诊。听完患者自述后,由于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患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几率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我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将患者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做了详细的检查。高密度脂蛋白0.90mmol/L1.16-1.55mmol/L),甘油三酯2.73mmol/L(小于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容易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高密度脂蛋白是人体重要的保护因素之一,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甘油三酯明显偏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症,会促进动脉粥样的形成,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的检测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下肢CAT显示:患者右侧股动脉下段支架术后改变,支架及两端血管堵塞:可见支架影,支架内两端血管未见造影剂填充。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双侧腓动脉显影不良,不除外闭塞的可能: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管壁增厚,管腔未见狭窄,右侧股动脉下段、右侧腘动脉见低密度充盈,完全性闭塞。  

由于该患者脂代谢异常、常年吸烟、年龄较高,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支架及两端血管再次狭窄并出现堵塞现象,血流速度变慢,需要用带球囊的导管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将突入动脉管腔的粥样物质压向动脉壁而使血管顺畅,需要进行球囊成形术和再次支架置入术。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过后,最终一致同意手术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后,我们给予患者局麻+强化下行右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胫前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右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右侧腘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持续2小时50分,手术过程一切顺利,术后给予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鼻导管吸氧、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洛伐他丁稳定斑块等治疗。患者术后饮食、睡眠良好,右下肢及足部疼痛较前明显缓解,穿刺点换药时见切口愈合良好。

image.png 

三、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脚趾不再发冷,变得暖和起来,右侧脚趾皮肤不再青紫,间歇性跛行消失。食欲、睡眠、精神状态尚可,入院8天后患者要求出院,经过相关检查,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次日允许其出院进行休养。

叮嘱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服用药物,在力所能及时适当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严格戒烟戒酒,并且定期复诊,如果有任何不适的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注意事项

1、遵医嘱注射及服用药物;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状态和良好的心态

3、饮食上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4、禁止吸烟喝酒;

5、手术伤口 1 周内不要沾水,以免引起伤口感染;

6、出现任何不舒服,比如心慌、术后伤口渗血、疼痛及其他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积极处理相关的问题。

五、个人感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常表现为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俗称“抽筋”,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他病混淆,所以常会被病人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或是腰椎病,误诊误治,延误了自己的病情。因此要提醒出现了以上这些症状的病人,应到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通过科学的检查手段确诊。

如果病变继续发展,就会出现跛行症状。医生把这种疾病引起的跛行称为“间歇性跛行”,特点是在行走约数百米至数十米后,出现下肢疼痛,通常表现为小腿肌肉的酸痛,也可以是下肢其它部位的疼痛,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缓解,可再继续行走,继续活动疼痛可以反复出现。随着病变的加重,出现疼痛的距离越来越短,从几百米到最后的十几米,甚至几米。如果出现跛行症状仍没有诊治,病变继续恶化,就会出现“静息痛”,患者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使得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这个阶段患者必须赶紧积极治疗,否则就会进入疾病晚期。进入晚期后,脚上即使破了一点也非常不容易愈合,下肢逐渐出现坏死,最终只能截去坏死肢体,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此次就诊的患者好在出现脚趾疼痛、青紫、寒冷且间歇性跛行时,及时就诊,通过手术治疗后,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

手术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就是传统的开刀的方法,要根据下肢动脉堵塞的部位跟长度来开刀,开刀的方法主要是内膜剥脱术,另外一个就是血管的搭桥术,也叫血管转流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目前可以通过,血管腔内的治疗来达到微创治疗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血管穿刺,放支架,球囊扩张放支架的办法,来改善下肢的供血,目前手术治疗就主要是分这两大方面,要根据病情来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是通过血管穿刺的方法把血管进行扩张,然后放入支架,也叫做血管腔内治疗,这跟心脏放支架的,这个治疗过程是类似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吃什么药

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分这么几类,一类是扩张血管的药物,比如西洛他唑 贝前列素钠或者沙格雷酯,这3种药物,目前在国内应用的是最广泛的,再有一类是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再有氯吡格雷,这都是国内国际应用,比较多的抗血小板的药物,再有就是针对动脉硬化的病因,应用的是,降血脂的药物,一般来讲是 他汀类应用最多,像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者匹伐他汀, 这些他汀类的药物 ,再有一些,比如贝特类的药物,非诺贝特 这些药物也是可以应用,作为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来治疗 ,再有 比较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可以考虑应用,抗凝的药物,小剂量的抗凝的药物,在国外的最新的研究中,也是能够表现出比较好的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专家提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扩张血管的药物,比如西洛他唑等,第二类是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第三类是针对动脉硬化的病因,应用的是降血脂的药物,他汀类药物应用最多。如果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抗凝的药物。

如何区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诱发的疼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疼痛,与其他疾病的疼痛区别应该是比较好分的。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ASO这个病的疼痛,多半是表现出静息痛,或者是间跛行的疼痛。通过休息间跛行的疼痛,它多半是伴随肢体的皮肤的发凉,它多半会出现鸡爪爪,他多半会出现足背动脉颈后动脉的触摸不到,触摸的减弱。其他的疼痛我们比方说,我们比较常见的骨关节的疼痛,它是跟运动有关系的一动体温易发生改变,或者是你触摸按压某些穴位某些骨头,它就会疼痛,挤压它也会疼痛。或者有些病人甚至跟天气跟劳累有关系等等,应该说它还有其他的理化检查指标。比方说这类的患者拍一个关节片子,关节片是否有些磨损,通过查血有些病人就会存在,内风湿分子阳性血呈抗O式阳性,体现他有些风湿指标、活动性的指标。通过它这些临床的指标也好体征也好,乃至一些相关的检查也好,都能对这类患者的疾病,进行初步的判断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