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突发头晕?原来是脑供血不足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58岁的女士,因为自觉持续头晕伴有偏斜感13个小时,故来院检查。患者既往史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心率偏慢、高血脂、高血糖等病史。通过心脏彩超、脑部CT等相关检查,发现患者有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病变、脑萎缩,提示患者头晕症状可能是因为脑部病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治疗上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以稳定斑块。同时采取止晕、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治疗。经积极治疗,患者头晕症状缓解。

【基本信息】女、58

【疾病类型】脑供血不足

【就诊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就诊时间】20198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止晕、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

【治疗效果】头晕状况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位58岁的女士,因为自觉持续头晕伴有偏斜感13个小时,故来院检查。该患者体形消瘦,精神状态萎靡,交谈期间一直用手扶着头,表情痛苦。经过问诊得知,在凌晨3点左右,患者起床上厕所时突然出现头晕,于是赶紧躺下休息,头晕感一直不缓解,便自行起床服用了药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虽然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是患者担心自己身体状况,更怕日后发作时严重化,便前来诊治。

经询问,该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精神还不错,大小便均正常,既往史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心率偏慢、高血脂、高血糖等病史。门诊给患者做了简单的神经系统检查,并未发现异常,于是暂以“眩晕综合征”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对其完善了血、尿常规、肝功能、血脂、电解质、心肌酶、凝血功能六项和空腹血糖检查,发现该患者除白蛋白偏低,空腹血糖偏高,其余未见异常。

由于该患者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神经系统缺损体征,而既往有高血脂、高血糖等脑血管病变高危因素,为了进一步查明头晕原因,明确诊断,我给患者安排做了心脏彩超和脑部CT检查,心脏彩超结果除了发现患者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三尖瓣中度返流,心脏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外,其余未发现异常。脑CT结果显示:患者有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病变、脑萎缩,说明患者头晕症状极有可能是因为脑部病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

为了更加直观地发现微小病变,又安排患者进一步做了核磁检查,结果显示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现患者脑部血管狭窄、扩张,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疾病,但提示患者有脑萎缩,右侧上颌窦炎。结合患者自述、症状和上述检查结果,考虑患者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持续头晕。

接着开始考虑治疗方案的选择。为了改变脑部供血情况我们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以稳定斑块。同时采取止晕、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治疗。

image.png 

三、治疗效果

经过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和采取止晕、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患者脑部病变缓解,头晕症状缓解,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自从头晕症状改善之后,整个人精神气足,身体疲乏感消失,也愿意和人交流了。但鉴于患者高血脂、血糖偏高,这些都是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因此我告诉患者平时注意控制血糖、血脂,一个月之后复查肝功能,要按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

四、注意事项

1、患者服用了阿司匹林,该药物易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和疼痛等胃肠道反应,此外长期或大剂量口服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溃疡,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和管床护士。

2、在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烟酒均对血管有危害,会加重病情,平时食用优质蛋白,增强自身抵抗力,如鸡蛋、鱼肉、牛肉等。

3、要保证规律作息,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

五、个人感悟

眩晕的病因较多,也较为复杂,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前庭神经颅内段和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病变、小脑、大脑等病变、心血管疾病、血液病、中毒性疾病都可以引起眩晕。眩晕的治疗首先要查明引起眩晕的原因,然后对眩晕的原发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

该患者由于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一旦发生脑梗死应积极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原则为改善脑循环,防止血栓进展,减少梗死范围,减少脑水肿,防止并发症。若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则预后很差。该患者才58岁就出现了脑萎缩和脑梗死,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但是脑萎缩和脑梗死是不可逆的,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因此需要定期复查,观察脑组织的变化,以免贻误病情。

 

 


脑供血不足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脑供血不足表现

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有比较多的,其中脑供血不足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是一种脑血栓的前兆,也是给人提示出现了严重的供血不足,通常有以下的症状。第一,患者会表现为发作性的头晕,头晕的过程当中一般会伴有视物的重影,看东西不清楚,语言不清等临床表现,症状是发作性,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是能缓解的。第二,脑供血不足还会出现一过性的肢体麻木,肢体瘫痪,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也是要提高警惕的,此外,如果患者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会出现一些反反复复的慢性头晕,出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等表现。

脑供血不足中医疗法

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可以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辨证肾虚、血虚、痰湿等一些症型,采取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可以达到改善的效果,也可以通过针灸、理疗、按摩、热敷,促进肢体的恢复,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也可以通过中成药物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等治疗,如果通过中药不能缓解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找专科的神经内科大夫进行调理,平常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运动可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散步、慢跑等活动。

中医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证型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常见的症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肝火上冲,脑络失和型。患者会表现为头晕、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易怒。治疗方法是清肝泻火,通脉活络。常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天麻、钩藤、桑寄生、黄芪、石决明、夜交藤、生牡蛎、杜仲等等。第二,痰浊阻热,清扬不展型。患者表现为头晕、头重、肢体麻木、口苦、口干、形体肥胖、大便干结。治疗方法是去痰通络,生津降浊。经常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菖蒲、枳实等。第三,肾精亏虚脑络失策型,患者会表现为头晕、头空痛、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治疗的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荣脑。常使用的药物主要有熟地、山茱萸、麦冬、菟丝子、五味子、枸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