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自觉无任何原因右侧乳房发红、肿胀,且逐渐出现疼痛的感觉,时有刺痛,期间自行热敷,热敷后症状稍有缓解,口服药物乳癖消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具体剂量不详),但效果不佳,遂来医院就诊。经检查综合诊断为右侧急性乳腺炎。给予患者二级护理,局部抽吸脓液,静脉输液,理疗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
【基本信息】女、29岁
【疾病类型】急性乳腺炎
【就诊医院】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就诊时间】2022年3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脓肿引流术(静点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以抗感染、红光照射理疗,脓肿处放置引流管促进脓液流出)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6天
【治疗效果】患者右侧乳房皮肤红肿区消除,脓液流出,无发热,无波动感及触痛
一、初次面诊
乳腺炎可发生在女性一生中任何年龄阶段,产后哺乳期是发病的常见时期,通常是感染性炎症反应为主,起病较急,且症状较多。
上个月在值班门诊时,我接诊了一位年轻的产后女性,她就受到了哺乳期乳腺炎的困扰。患者描述自己患病的症状,在就诊前15天左右,患者自觉无任何原因就开始出现右侧乳房发红、肿胀,且逐渐出现疼痛的感觉,时有刺痛,期间自行热敷,热敷后症状稍有缓解,口服药物乳癖消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具体剂量不详),但效果不佳,遂来医院就诊。
门诊经查B超显示右侧乳腺腺体内液性暗区(脓肿?),检查血常规(如下图)于是门诊以“右侧急性乳腺炎”收入院。随即详细询问病史及补充相关辅助检查。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并完善辅助检查。
患者正处于哺乳期,入院时,患者精神、睡眠、饮食较差。经查体,患者双侧乳房对称,无橘皮样变,右侧乳房乳头轻度凹陷,右侧乳腺外下象限皮肤红肿,可触及一肿块约12cm*5cm,边界不清楚,活动度较差,皮温稍高,有轻压痛,局部有波动感,左侧乳房对称,未见明显异常,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10^9/L(参考值4-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正常值50%-70%,高于正常值),提示感染。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诊断为右侧急性乳腺炎。给予患者二级护理,局部抽吸脓液,静脉输液,理疗等综合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予静点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以抗感染,喂奶前清洁乳头、婴儿口腔及乳头周围,必要时暂时停止喂奶,进行红光照射治疗,经过治疗后,右侧乳房患处皮肤破溃,可见少量脓液流出,在破溃处放置引流管,定时将脓性分泌物清除干净,使患处保持清洁、干燥,同时嘱患者进清淡流食,忌辛辣刺激食品的摄入.
经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患侧乳房红肿区较前缩小,置无菌纱布于患处进行定时换药,肿块也较前明显软化,体积减小。
三、治疗效果
患者自入院经过系统治疗后,症状好转,精神、睡眠及饮食状态恢复如初,无发热,患侧乳房皮肤红肿区较前缩小,至出院时完全消除,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皮肤破溃处逐渐恢复,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流出,无菌纱布敷于患处以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患者逐渐恢复正常哺乳,哺乳时无疼痛,症状均好转,患者出院5天后,来院复查,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症状未复发。
四、注意事项
1.可以对患侧乳房适当进行热敷,以缓解不适症状,改善预后。
2.可以用另一侧乳房进行哺乳,但注意哺乳前清洁乳头、婴儿口腔及乳头周围,每次母乳喂养过后,应尽可能排空乳汁。
3、饮食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应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物,戒烟酒。
五、个人感悟
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会发生的一种疾病,大部分予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技巧有关,该例患者为二胎产妇,发病的原因可能是乳汁淤积及喂养技巧欠佳造成细菌感染,乳汁营养丰富,一旦有细菌侵入,就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沃土”,因此建议哺乳期女性提前学习,采用科学合理的喂养技巧,既有利于婴儿吸收营养,又能避免自己遭受乳腺疾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