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降脂药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他汀类”降脂药,所以病人也对这类降脂药物最为关心。常有病人问医生,这类降脂药物为什么叫作“他汀类”呢?

因为这类降脂药最早在我国应用的都是舶来品,它们的英文名里都含有“statin”这个词尾,音译过来,就是“他汀”。其实“他汀”只是这类药物的小名,它们的学名叫作“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实在是有些拗口。相比之下,“他汀类”这小名易读、好记,因此约定俗成,得到了公认,它们的学名反倒没有多少人提起了。

“他汀类”降脂药的上市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历经磨练的。最早发现“他汀”是在20多年前。1976年在桔青霉里发现了这种药物,命名为“美伐他汀”。

可后来,又有传闻说它会使狗的小肠发生畸形,就停止了使用。其后从土壤中的土曲霉素获得了“洛伐他汀”,研究证实它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胆固醇。在1987年,洛伐他汀获得了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的批准,投入临床使用,第一个“他汀”终于上市了。

此后,其他“他汀”也相继问世。总的来说,它们能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降低20-60%,在防治冠心病等方面也都有良好的效果,为“他汀类”大家族赢得了声誉。

在了解了“他汀类”降脂药的来龙去脉之后,让我们再进一步来看看“他汀类”为什么有那么强的降脂作用?它们是怎样起作用的?

人体血液里的胆固醇大部分是在肝脏合成的,而非直接来自食物。“他汀类”降脂药一方面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合成,使得进入到血液里的胆固醇减少了;另一方面,它们还可以增加肝脏清除血液里胆固醇的能力。这样一来,血液里的胆固醇就有了明显的下降,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的危险也就相应减少了。加上“他汀类”安全性好,可以长期服用,所以“他汀类”成了最常用的降脂药物。

高血脂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高血脂挂什么科室

高血脂的患者到以下科室就诊: 1、内分泌,脂代谢的异常属于代谢疾病,过去常常推荐患者到内分泌科就诊; 2、如果患者得了冠心病以后才发现有血脂、血糖、血压的升高的问题,不单要看内分泌了,而是要去心内科来关注调脂药物; 3、神经内科也是一个就诊的科室,高脂血症患者常常伴有脑血管病,建议患者如果发现指标的异常应该及时就诊,在专科门诊进行用药指导,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治疗处理,针对性的治疗处理,生活中注意个人合理的规划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食用,适度的运动、锻炼身体。

降血脂高血脂

如果通过饮食控制,患者血脂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则可以应用降血脂的药物,可以口服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它主要是可以控制患者血清当中胆固醇的水平。另外,降脂药物应用期间,一定要定期复查肝功的情况,因为它们可以损伤患者的肝功能。如果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则可应用非诺贝特降脂治疗。

高血脂的控制标准是什么

每个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不同的,血脂的控制指标标准值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请专业的心脏科医生来分析; 根据年龄性别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否吸烟等各种因素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然后根据分层的结果来确定血脂治疗的目标值; 因此经常把高脂血症的人分为几种,一类是低危中危的,高危的极高危的,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动脉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到多少能够达标,这三种人也是不一样的,严格的来说对极高危的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值一定要达到小于1.8mmol/L,而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低于2.6,低中危的患者可以略高一些,小于3.4mmol/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