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不重视,当心出现心力衰竭!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活动后气喘114天前空调做好保暖出现着凉气喘加重,伴有咳嗽咳痰纳差、双下肢水肿症状入院超声心动图CT检查考虑心力衰竭给予利尿降压、抗感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症状入院时明显改善于是准许患者出院。

【基本信息】男,74

【疾病类型】心力衰竭

就诊医院】南宫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7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厄贝沙坦、螺内酯、氟桂利嗪、富马酸比索洛尔降低心脏负荷、扩气管、抗感染、祛痰等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7天

【治疗效果】病情稳定,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一、初次面诊

在门诊看到患者时候只见他整个人精神状态特别差,不能顺畅说完一句话中途会有咳嗽表现。通过问诊后得知患者11年前行肺叶切除术后就开始出现活动后气喘的症状明显,休息后缓解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因为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所以未引起重视。

直到4由于天气炎热,夜里开了空调睡觉,没有做好保暖第二天起床发现自己着凉着凉后气短较前明显加重,伴有咳嗽咳痰,白色粘痰,纳差双下肢水肿症状儿媳看着不太对劲于是丈夫一起带着患者来我院就诊

患者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一直口服“得高宁”控制血压,控制尚可。

根据患者症状,考虑是心力衰竭,于是门诊以“心力衰竭”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虽然患者症状考虑心力衰竭,但还需要检查进一步确定于是患者入院后为明确诊断,给患者安排了相关检查其中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少量返流,二尖瓣返流,三尖瓣大量返流,肺动脉高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说明患者心肌受损,心脏发生器质性病变,且已经出现了心力衰竭。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大量反流,会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心血量减少,继而血液会淤积在下肢,出现双下肢水肿

image.png 

患者凉后一直咳嗽咳痰表现于是给患者完善胸部CT,结果示:两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两肺下叶轻度肺间质病变,右侧胸膜轻度肥厚说明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且肺部可能存在感染患者是凉后加重,故考虑可能是肺部感染诱发了心力衰竭。

根据检查结果及患者症状最终确诊患者“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最终决定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针对患者心力衰竭,给予螺内酯、氟桂利嗪,通过增加排尿量以改善心脏负担;给予厄贝沙坦,减少心室重塑,降低死亡风险针对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患者咳嗽咳痰表现,给予氨溴索止咳化痰。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症状积极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治疗7天后,患者病情稳定症状入院时明显改善轻度活动仍有气短咳嗽少量咳痰,入院前好转双下肢水肿消失肺部听诊,发现湿性啰音明显减少,仅存有少量干湿于是准许患者出院。

出院叮嘱患者院后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保持大便通畅,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来院复诊

四、注意事项

1.坚持用药。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是维持病情稳定、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键措施。

2.病情好转,可到室外活动。漫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都是适宜的保健方法。如活动不引起胸闷、气喘,表明活动量适度,以后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时间。但必须以轻体力、小活动量、长期坚持为原则。

3.日常饮食上要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瓜果蔬菜,少食多餐,勿吃的过饱,忌食肥甘厚腻、辛辣油炸等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4.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诱发心力衰竭。

五、个人感悟

心脏肌肉功能衰退,令心脏不能正常运作供应足够的血液营养氧气身体各器官引起心脏循环障碍就是心力衰竭

导致心力衰竭的内因是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外因就是受凉、感染、淋雨、劳累过度等。本例患者10多年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及增加心脏收缩时的压力负荷逐步就会发展出现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心力衰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力衰竭的分级

心衰的分级标准有四级,一级患者虽然有心脏功能改变,但是没有临床表现,活动也不受限制,二级在患者有心脏功能改变的基础上,休息时没有症状,但是在体力活动时可能轻微活动症状,如胸闷,气喘,感觉胸闷,心功能三级,在轻微活动后即可出现胸闷气喘甚至心绞痛气短或呼吸困难等,4级患者即使卧床休息也感觉到气场甚至呼吸困难,还伴有其他心衰的表现,如水肿。既然患者确诊是心力衰竭了,那么就需要积极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了,一般是采用利尿剂配合些扩血管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了。心衰的分级一般按照症状表现进行纽约心功能分级的,一共分四级,还有一种是科力普分级,是按照肺部的听诊范围进行分级的。心力衰竭分类多种多样:1、按发病紧急情况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两种;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病的紧急来分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很多高血压病、冠心病增加后,发展到后期可以出现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指标

心力衰竭的指标: 1.生物学的指标,比如说BNP就是B型钠尿肽,不但可以用于心衰的诊断,而且可以帮助诊断呼吸困难的病因,以及为判断预后带来参考。 2.心电图;心脏彩超,能提供心脏准确的结构和功能以分析心功能,正常人的射血分数在55%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要警惕是不是有心衰的发生。 一般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进行心力衰竭的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六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为重度心衰,150到450米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二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