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我们一般的治疗,是包括去除心衰的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去除诱发因素。我们包括治疗他的原发疾病,还有治疗可能引起心衰的诱因,包括感染这一类的疾病,。改善生活方式方面,我们还是提倡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适当的限钠补钾限制入量、喝水不要喝太多。如果在失代偿期,患者是需要卧床,我们还会建议病人要适当的做踝泵运动,减少血栓的形成。第二部分,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药物治疗,首先我们会使用到的是利尿剂,减轻容量的负荷,让病人的症状迅速的缓解。第二是我们的金三角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包括醛固酮系统的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β受体抑制剂等等。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呼吸困难和乏力,多数心力衰竭的病人因为运动耐力下降,而出现呼吸困难或者乏力症状,休息的状况下,严重的患者也有症状,还可以出现夜间憋醒。 二,下肢水肿患者可能出现体液滞留的状况,比如腿部或者腹部的水肿,并以此为首要或者唯一的症状就医,这些病人的耐量逐渐降低。三,无症状或者其它心脏病或者非心脏病所导致的症状,患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症状在检查的时候发现心功能增大或者心功能不全的状况。 四,心衰加重的早期表现,左心功能舒张降低是早期征兆,在原来心功能正常时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或者运动能力强降低,以及心率增加15-24/min。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要增加患者心肌的收缩力,同时要减轻心脏的负荷,还是要控制一些,导致心力衰竭出现的原因。在增加心肌收缩力方面,比较常用的药物是洋地黄类药物,用于降低心脏负荷的药物,主要是一些利尿药,例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等。也可以使用一些血管扩张药,例如硝普钠,或者是心里硝酸甘油。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导致的心力衰竭,也需要及时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