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大约30年前,患者就感觉到小腿有些酸胀,尤其是在干活、久站后,本次就诊时发现双侧下肢隐股静脉瓣功能不全,右侧下肢浅静脉曲张,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流畅通,符合静脉曲张的特点,因此安排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静脉曲张消失。
【基本信息】女性,62岁
【疾病类型】静脉曲张
【就诊医院】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5月
【治疗方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硬化剂注射术
【治疗周期】住院7天
【治疗效果】右腿切口愈合良好,蚯蚓状突起消失
一、初次面诊
曾经,我接诊过一位患有30年静脉曲张的老人,提起她的经历,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她拄着拐杖来到我们诊室。坐下后,向我描述她的病情:大约30年前,她就感觉到小腿有些酸胀,尤其是在干活、久站后。
听到老人的倾诉后,我先让她卷起裤腿,详细地查看了下腿部情况。检查时可以发现右下肢无肿胀,站立位可见小腿内侧大隐静脉主干走行区皮肤迂曲隆起,呈蚯蚓状突起,符合静脉曲张的情况。
考虑到老人病史较长因此我告诉她和她的家人这种情况需要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为进一步评估老人的情况,先安排进行了下肢超声检查,检查发现双侧下肢隐股静脉瓣功能不全,右侧下肢浅静脉曲张,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流畅通,符合静脉曲张的特点,因此最终明确诊断。
诊断出下肢静脉曲张时,加强运动、穿弹性袜及多做抬腿动作是最基本且廉价的治疗方式;当这些方法无法奏效时,则需进一步接受治疗。但是我们这位患者曲张程度已经很严重,对日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影响,所以预估保守治疗效果不好,进而决定采取手术治疗。
在沟通完手术利弊,征得这位患者同意,并且术前常规完善凝血四项、血常规、传染病筛查等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在住院第3天进行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硬化剂注射术。该手术从大腿根及足踝内侧各取一个小切口,分别结扎大隐静脉近端和远端,借助剥脱器剥脱大隐静脉主干,然后于术前标记处取小切口,去除曲张静脉团块。
术后,这位患者安返病房,常规给予加压包扎、康复训练等处理,大概7天后,老人基本恢复,因此安排出院。
三、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可,无明显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出院时查体右下肢伤口恢复情况良好,无明显肿胀出血,蚯蚓状突起也明显消退,考虑到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因此在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后安排出院。
四、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引起静脉高压的基础疾病,如肥胖、腹压增高、右心衰竭、周围动脉疾病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注意学生、办公等久坐人群注意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
3、讲究睡姿,睡觉时取右侧卧位,下肢略弯曲,以减少被褥对阴囊的压迫,有利于精索静脉血液回流。
4、选择合身的衣物,选择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着紧身衣以及高跟鞋。
五、个人感悟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多发生在下肢。它通常在年龄大于50岁、怀孕、多次生产、肥胖或有静脉疾病家族史的人身上较为多见。像本次就诊得老年患者,由于长期站立,因此患有静脉曲张多年,到就诊时已经出现了活动障碍。
目前来讲,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手术。该术式包括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结扎主干后行主干全程抽剥,对于曲张的分支行多个切口予全部切除,具有视野清楚、术中切除血管完整、疗效确切的优点。因此,对于患有静脉曲张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症状不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