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腿疼,偶尔会有腿麻、无力的表现,并出现间歇性跛行。近两个月来,又出现右脚趾疼痛,于当地乡镇医院就诊,但未见效果,于是辗转选择来我院就诊。入院行相关检查后,考虑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综合患者情况考虑后,予以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右下肢及足部疼痛较前明显缓解。
【基本信息】男,62岁
【疾病类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就诊医院】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0月
【治疗方案】局麻+强化下行右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胫前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右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右侧腘动脉支架置入术
【治疗周期】住院9天
【治疗效果】一般状态良好,右下肢及足部疼痛较前明显缓解
一、初次面诊
马上就要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刚给一位大爷看完检查报告,准备收拾东西去食堂,这时诊室进来了一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患者。
据患者叙述,从6个月前开始,自己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腿疼,偶尔会有腿麻、无力的表现,并出现间歇性跛行,跛行大概200米,因休息后可缓解,所以也就没有重视。直到近两个月来,又出现右脚趾疼痛,尤其大拇趾头,总感觉冷并且发青紫。一周前前往当地乡镇医院就诊,但未见效果,于是辗转选择来我院就诊。
听完患者自述后,考虑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现又有脚趾疼痛症状,患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几率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我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将患者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基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考虑,我给其完善了相关检查。其中血脂检查提示: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1.16-1.55mmol/L),甘油三酯2.82mmol/L(小于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容易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甘油三酯明显偏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症,会促进动脉粥样的形成,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下肢CAT检查提示:右侧股动脉下段支架术后改变,支架及两端血管堵塞;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双侧腓动脉显影不良,不除外闭塞的可能。
结合患者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明确诊断后,考虑患者脂代谢异常、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支架及两端血管再次狭窄并出现堵塞现象,血流速度变慢,需要用带球囊的导管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将突入动脉管腔的粥样物质压向动脉壁而使血管顺畅,需要进行球囊成形术和再次支架置入术。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过后,最终一致同意手术治疗。
排除手术禁忌症后,我给予患者局麻+强化下行右侧股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腘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右侧胫前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右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右侧腘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一切顺利,术后给予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鼻导管吸氧、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瑞舒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等治疗。
三、治疗效果
通过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后,患者右下肢及足部疼痛较前明显缓解,脚趾不再发冷,右侧脚大拇趾头皮肤不再青紫,间歇性跛行消失。患者术后饮食、睡眠良好,穿刺点换药时见切口愈合良好,于是在入院8天后准予患者出院,嘱其在家进行休养并定期复诊。
四、注意事项
1、清淡饮食,进低热量、低糖及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取维生素,可以维持血管平滑肌的弹性。
2、戒烟、戒酒,防止尼古丁及酒精刺激血管。
3、遵医嘱服用药物。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期间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血尿、黑便等出血征兆,定期门诊复查凝血指标(PT、APTT、Fg、INR),根据医嘱调整用药量。
4、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状态和良好的心态。
五、个人感悟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早期表现为患者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后方肌肉的疲乏、疼痛或痉挛,此时患者坐下休息片刻(常少于10min),疼痛和不适感可缓解或消失,但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又会加重,这就是所谓的“间歇性跛行”。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直至最后丧失行走能力。如老年患者出现走几百米后小腿肚子疼痛,或者脚趾发凉发麻,那么就应在早起和晚睡的时候看看自己的脚部皮肤颜色,下肢缺血时脚部皮肤颜色往往是发白的,或者是紫红色;还可摸摸脚的温度,缺血的脚会比较凉。此时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的血管科去进行诊断和治疗。因为到疾病后期, 皮肤、肌肉组织缺血会导致脚趾溃疡或者发黑坏死,坏死部位的反复感染用一般药物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此时再去医院就诊,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