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胃底息肉,药物联合手术“斩草除根”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今天张阿姨再次前来医院就诊,希望住院手术治疗,于是在门诊收住入院治疗。住院后,经过血常规、尿常规、腹部CT等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胃底息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因此决定予以胃底息肉EMR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予以奥美拉唑抑酸护胃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治疗后上腹部不适较前明显好转。于是张阿姨要求出院,遂准予办理出院。

【基本信息】女、51岁

【疾病类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底息肉

【就诊医院】重庆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胃底息肉EMR术,奥美拉唑抑酸护胃及补液对症支持治疗,中医辅以督灸、隔物灸治疗、超声药物透入等治疗,中医辨证予以中药汤剂内服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6天

【治疗效果】治疗后症状好转

一、初次面诊

张阿姨,今年51岁,这是她第二次来我院就诊,第一次是因为在与家人吃饭的时候,突然感觉腹部阵痛不适,伴腹胀,当时张阿姨并没有重视,但是自此之后总觉得吃完饭后有反酸、嗳气,偶尔还有胸闷、心悸不适等症状,于是前来我院就诊,当时进行胃镜检查,提示:1、食管黏膜损伤;2、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3、胃底息肉。

基于张阿姨当时的情况,建议她先控制住病情后再来我院做胃底息肉切除术,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今天张阿姨再次前来医院就诊,希望住院手术治疗,于是我在门诊以“胃底息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收住入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在张阿姨住院的第1天,我首先为她进行了专科检查,提示:全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次/分。为了进一步完善检查,我又安排她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肿瘤标志物、血糖等相关检查,提示均未见明显异常。后又安排她进行了腹部CT检查,提示:肝右叶小囊肿可能,肝右叶边缘钙化结节。

在完善相关检查后,目前可明确诊断为“胃底息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因此决定予以胃底息肉EMR术,在与张阿姨详细解释她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并取得手术同意后,于是在入院的第2天在内镜下进行胃底息肉EMR术,行无痛肠镜提示:所见肠道粘膜未见明显异常(肠道准备差),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予以奥美拉唑抑酸护胃及补液对症支持治疗,中医上辅以督灸、隔物灸治疗、超声药物透入等治疗。

image.png

三、治疗效果

张阿姨在住院期间一般状况良好,在手术治疗后未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住院期间流质饮食,经胃底息肉EMR术治疗后上腹部不适较前明显好转。

在张阿姨住院的第6天,我为她复查专科检查,查体提示:腹部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无包块。肠鸣音约4次/分。于是张阿姨要求出院,遂准予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1、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合理膳食,禁食辛辣刺激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3、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

4、定期门诊复查,如果再次出现腹痛等情况,需要及时前来就诊。

五、个人感悟

胃底息肉是指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的症状,但是也有少数会出现像本次就诊的张阿姨所表现出的腹部阵痛不适,伴腹胀,以及饭后有反酸、嗳气等症状。

胃底息肉的症状不典型,所以很少会有人主动去医院就诊,多是在体检时发现,本次就诊的张阿姨在做胃镜的同时发现了胃底息肉,也及时做了胃底息肉EMR术,术后上腹部不适较前明显好转。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疾病预防,在发现身体不舒服时,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就诊,以预防胃肠疾病的发生。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胃炎非萎缩性

有临床症状者可表现为腹胀、腹部隐痛、反酸、嗳气、恶心、消化不良等,针对慢性胃炎或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护胃的药物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里面的其中一种类型,慢性胃炎患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如果患者确实没有临床症状,则不需要药物治疗观察即可。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度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主要包括几方面。胃窦中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算严重,患者可以出现一些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佳,精神不振,口臭等,这时应配合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铝碳酸镁、胶体果胶铋、康复新液等。超过粘膜层2/3者即为重度,中度病变,是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病变的,只要能够坚持正规有效的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疾病的,所以患者,也要有信心,坚持正规的治疗和随诊。

中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是特别严重,非萎缩性胃炎是浅表性胃炎的一种表现。中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急性活动,这种情况首先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根据病因,针对性的治疗,治疗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保护胃粘膜中和胃酸的药物以及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药物等等。超过粘膜层2/3者即为重度,中度病变,是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病变的,只要能够坚持正规有效的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疾病的,所以患者,也要有信心,坚持正规的治疗和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