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概述

丙型肝炎过去称为输血后或体液传播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choo等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建立cdna文库,从月100万个克隆中找到一个与本病恢复期血清起阳性反映的克隆(5-1-1),命名为hcv。

hcv与黄病毒、瘟病毒基因结构极其相似,因而归入黄病毒(flavivirus)科丙型肝炎病毒属。在电镜下hcv为55nm直径的球形颗粒,去包膜后为33nm直径的核壳蛋白包括的核心部分,内含全长约9400个核苷酸的单股正链rna基因组。

根据核苷酸序列同源程度,可将hcv分为若干个基因型和亚型。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地域性。中国大陆北方以2a(3)型为主,南方以1b(2)型为主,6a仅发现于香港。

hcv是多变异的病毒,在同型各株间,甚至同一患者不同时期分离的克隆之间亦有差异。基因序列的差异,将导致编码产物抗原型的不同。在制备试剂方面有实际意义。体液传播是hcv的主要传播途径。含有肝炎病毒的体液或血液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等方式而传播。hcv感染主要通过输血而获得,占输血后肝炎中的90。

丙型肝炎病毒指标包括抗HCV及HCVRNA。

①抗HCV:即丙肝抗体,不是中和抗体,对人体无保护作用,是目前诊断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当各型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标志检测阴性,临床症状及单项ALT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应考虑是否为丙型肝炎感染。

②HCVRNA:即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HCV的遗传物质,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目前用PCR方法可以直接检测血中的HCVRNA,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因其较丙型肝炎抗体出现早,故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判断传染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总之,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其发病与输血及血制品密切相关,已排除其他肝炎的可疑丙型肝炎患者,可进一步查HCVRNA及抗HCV,如HCV-RNA及抗HCV均阳性或HCVRNA单独阳性即可确诊为丙型肝炎。

肝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戊型肝炎

主要的患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但是如果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发病、病死率会非常高、可以达到20%以上。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主要有4个基因型,基因1型以及基因2型可以感染人类。戊型肝炎主要是由于戊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这类病毒通常会存在于受到污染的水源中或食物中,因此饮用洁净水或食用干净的食物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患者起病症状三星期内会将戊型肝炎病毒排入粪便。戊型肝炎是被患者污染的食物、饮水传播。

肝炎家属有哪些注意事项

不要有过度悲观的心态,一旦觉得得了肝病没救了。一定要正确认识,合理地进行治疗,对于家属来讲的话。有传染性肝病的家属来讲,一定要对患者有足够的心理支持,家庭的支撑。另外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要做好营养支持的工作,患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要做好营养支持的工作,做好心理安抚的工作。然后做好期随访,家庭监督员的角色,及时地发现各类的并发症。比如说腹水、肝性脑病的早期,一个很好的家庭,对于肝病患者的预后,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2018年以后是肝衰竭的诊断,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了病人有以下临床症状,重度的乏力腹胀,甚至出现浮水,高度的黄疸等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那么在实验室的检查当中最主要的就是肝功能的急剧衰减,比如说黄疸的迅速加深,转氨酶的升高,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一些白蛋白等等指标的急剧减退,同时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检测指标就是凝血功能的检查,凝血功能里边有一项凝血酶原活动度,它如果小于等于40%我们就可以明确诊断为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