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因此大多数传播方式与病毒污染的血液或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有关。

我国从1992年起对献血者筛查丙肝抗体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过,由于丙肝抗体的产生存在窗口期、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或者少数感染者不能产生丙肝抗体,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增加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

丙肝的传播途径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吸毒导致的丙肝传播占60%至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针刺等也是丙肝传播方式之一。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可能与丙肝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皮孔也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与感染者性交或高危的性方式增加传播的可能性。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感染丙肝的危险性更高。

丙肝抗体阳性母亲将丙肝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较低约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增高4%至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高至20%,高丙肝病毒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机会。

温馨提示: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它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健康提示:

不共用针筒或相关品如棉球等用于注射药物、激素或维生素等的相关器具,也不要共用注射用溶液。进行注射前注意洗手。

注意保护任何开放性伤口。

性接触可以传播丙肝,使用避孕套和采取安全的性生活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感染的风险。

对于健康机构而言要确保所有操作都符合标准的操作流程。

不要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剃须刀、牙刷、指甲剪或耳孔打洞器。

确保纹身或穿刺器具清洁无菌和每人独用一套相关物品。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吗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身体缺乏胰岛素引起,但是事实证明,也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糖尿病的发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比如说柯萨奇B4病毒,脑炎病毒、心肌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EB病毒等。病毒可引起糖尿病的证据如下:病毒可引起实验性小鼠糖尿病。动物实验中得到的病毒性胰岛炎的病理酷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在起病后6个月死亡的胰岛病理。第三,血清学证据糖尿病初发患者血清内含有柯萨奇B4病毒中和抗体,其滴定效价最高。第四,起病季节与柯萨奇B4病毒流行季节相符,具有遗传易感性者,在感染上某些病毒后可引起自身的免疫反应而促发糖尿病。在对初患糖尿病者的血清学方面的研究证明,有百分之65的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或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其血清内的柯萨奇病毒中和抗体滴定效价较高。

支原体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区别

两者只是分类方法不同而已,支气管肺炎是按照感染部位分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按照致病菌来分类的,两种分类方法不同,所以两者之间不存在着有意义的区别。但是他们2个细菌都是对同一种抗生素,相对来说是比较敏感的,都是对罗红霉素,或者说阿奇霉素之类的抗生素是敏感的,所以我们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选择这类的抗生素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临床表现都是相同的,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因为支原体和衣原体属于同一种病种,所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目前尚未开发出来有特效的药物,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后要比支原体肺炎预后差一些。

病毒感染为什么容易引起哮喘

在儿童期病毒感染,诱发的哮喘发作占到80%以上。为什么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哮喘发作呢,首先是病毒感染可以损伤气道,可以诱发气道高反应。其次呢,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肺功能低下。美国有队列研究,曾经就是做过,那么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之后呢,会长达数年的。这种孩子肺功能呢,都比较差。那么这种孩子呢,就容易出现哮喘。另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气道损伤,引起气道调控张力,它的调控功能的异常。这样的话这种孩子,在这种各种诱因的作用下来呢,就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