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生完孩子得乳腺炎怎么办?左氧氟沙星解决患者烦恼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31岁的吴女士因为外伤引起左侧乳房内侧红肿伴疼痛,并且能触及一硬块。通过检查后发现为急性乳腺炎,通过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左侧乳腺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术治疗,同时术后予以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吴女士的症状明显好转。

【基本信息】31

【疾病类型】急性乳腺炎(左侧)

【就诊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就诊时间】20224

【治疗方案】左侧乳腺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术+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治疗周期】10

【治疗效果】左乳无明显疼痛,左乳硬块范围较前缩小

一、初次面诊

产后哺乳安全一直也是宝宝健康的重要保障,但不少产妇在这段时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受疾病侵扰的可能今年4月中旬,我就接诊到一位为此烦恼不堪的患者。吴女士今年31岁,据她自述于一周前不慎伤及左侧乳房,随后便出现了左乳房内侧红肿伴疼痛,并且能触及一硬块。大约一天后,患者开始出现发热的症状,具体体温未测量。自行口服“消炎药”三天(具体药物不详)未见好转,肿块疼痛反而较前进一步加重,且可明显触及一肿块。遂来到我院进行诊治。

二、治疗经过

我先给吴女士进行了常规体格检查,可见双侧乳腺呈哺乳期改变,双乳头无凹陷,左乳头挤压排奶困难,右乳出奶通畅,出奶量可,左乳内象限皮肤红肿明显,可触及一约10x7cm大小肿块,疼痛明显,可扪及明显波动,右乳未触及明显硬块。左侧腋下可扪及一约1.5x1.5cm淋巴结,右侧腋窝及双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图片.png 

进一步完善乳腺彩超提示左侧乳腺内侧象限见混合回声团块,范围约6.9x6.4x3.1cm,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质,部分区域呈流沙样改变,提示双侧乳腺哺乳期改变,左侧乳腺内侧象限混合回声团块,考虑脓肿形成,至此基本可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左侧)。

由于左侧乳房可扪及明显波动感,且彩超检查提示已有脓肿形成,需要进行穿刺治疗。由于涉及到有创治疗,吴女士开始比较抗拒,希望通过常规“输液”的方式治疗,但我耐心和她讲明其中的利弊,以及治疗所谓的有创,其实是相当轻微的。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本着为了孩子好的目的,吴女士同意了治疗方案,于是在超声定位下行“左侧乳腺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术”,穿刺液体送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结果回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敏感。针对其细菌培养结果,考虑到授乳以及宝宝健康的问题,决定予以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达到杀菌的目的。同时嘱托吴女士在治疗期间,暂时不要进行哺乳。

三、治疗效果

经过左侧乳腺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术以及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吴女士的疼痛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正常,精神、饮食状况良好,睡眠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住院第10天,复查彩超提示患者左乳脓腔明显缩小,遂同意其院外休养

患者出院时左乳无明显疼痛,双侧乳腺张力稍高,乳汁明显减少,左乳内象限皮肤无明显红肿,左乳硬块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局部可触及少许波动感。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抗感染治疗,院外注意休息,1周后回医院进行复查。

四、注意事项

急性乳腺炎患者需注意: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

2、穿宽松胸罩。

3、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4、饮食需少吃或不吃具有发奶的食物,如鸡汤、猪蹄等,以减少乳汁的分泌和淤积。

5、保持乳房清洁及舒适,哺乳后应用清水将乳房清洗干净,特别是乳头、乳晕,可用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这样可帮助乳腺管的畅通,同时也可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五、个人感悟

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常见于哺乳期女性的乳腺炎性疾病,可发生于哺乳期的任何阶段。但吴女士的病情比较特殊,她并不是因为常见的乳汁淤积等病因所致,而是一种暴力因素引起的急性乳腺炎。

在哺乳期患乳腺炎不但对女性自身易造成伤害,更是宝宝健康路上的绊脚石。因其缺乏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流程,常致反复发作,甚至进展为乳腺脓肿,给患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对患者坚持母乳喂养也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因此,哺乳期乳腺炎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应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如果存在乳房皮肤红肿、温度增高等症状时,需高度警惕及时就诊。

急性乳腺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就是发生在乳房疾病的一个急性炎症,对于妇女来讲,急性乳腺炎实际上最常见的就是临床上的指的哺乳期的乳腺炎,这种炎症一般跟哺乳是相关的,也就是跟乳汁的淤积或者突然受外伤,局部外力的刺激之后,乳房的乳汁蓄积之后的继发的感染,而这种炎症往往跟细菌感染有关,因此平时又称之为急性化脓性细菌性感染。这一类的乳腺炎症,常见的西医治疗措施就是用抗生素或者抗菌素治疗,因为它就是细菌感染,因此抗菌素有一定的作用。当然抗菌素也有副作用,不能随便应用,患者会担心用了抗菌素之后,乳汁会不会受影响,会不会影响正常哺乳,因此临床上即便真正得了急性的乳腺炎,抗生素还是要慎用的,如果非用不可,还是要给病人交待清楚,怎样应用,应用多长时间,应用之后又对哺乳有没有什么影响,如何能够尽量避免对正常母乳的影响。此外在应用多长时间之后可以正常哺乳,或者某种抗生素是否对哺乳没有什么影响,这些都需要明确,在就诊的时候也应该明确的跟医生具体询问。

如何区分急性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

第一、从字面上,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产后妇女。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生在非哺乳期。第二、急性乳腺炎一般是起病很急,会合并有发烧,大部分是出现痛性的肿块排乳不畅甚至破溃。非哺乳期乳腺炎即使出现在哺乳期,也会出现类似的乳房肿块红肿甚至发烧,但经过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不佳。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中靠细菌培养,甚至抗生素的治疗的效果来推断,以病理的诊断为准。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尽量采取穿刺活检手段。

急性乳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有哪些危害?

引起急性乳腺炎常见的原因是:第一、乳汁淤积,就是乳管不通;第二、是细菌感染,急性乳腺炎并发症呢,主要有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病程进入急性化脓性炎症阶段,病人可出现脓毒血症和菌血症,此时病人,会出现持续的高热,面色潮红、谵妄,等全身中毒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抗菌药物,应用不对症,炎症得不到控制,可发展为全身多脏器的转移性脓肿,例如肺的脓肿、肝的脓肿、骨髓炎等。乳房的深部脓肿,也就是说后间隙的脓肿,可以向胸壁破溃,进到胸腔里边形成脓胸,乳房的瘘管,是脓肿形成期,可以向内或向外破溃,形成皮肤破口,或者是乳腺的瘘管,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形成长期不愈的,乳汁瘘临床上可以从乳管内,看到排出乳汁或者是脓液。上述情况,若在急性乳腺炎期间,就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可继续进行哺乳,一旦形成脓胸、瘘管、窦道,经久不愈,将要停止哺乳,势必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在乳腺炎的治疗方面,要尽早的疏通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