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在我国,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以营养不良性占大多数,其中婴幼儿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孕妇也较为常见。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有一定的下降。要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防止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十分必要。

     在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病史:如患者的饮食情况,摄入量是否充足,有无偏食,婴儿是否及时添加辅食,妇女的妊娠情况;有无胃肠道慢性疾病及手术史;有无肝病史;有无服用影响叶酸和维生素B12吸收的药物;有无嗜酒等。

2)临床表现:除了贫血的一般表现外,患者有否舌面光滑如“镜面舌”或舌面绛红如“牛肉舌”;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如末梢神经炎及精神异常等;有无蛋白质营养不良而发生的眼险浮肿、下肢凹陷性水肿等。

3)实验室检查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血常规:呈大细胞或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减少,以红细胞减少更明显;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椭圆形巨红细胞、异形红细胞或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加或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呈多分叶现象。
(2)骨髓象: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以早及中幼红细胞为主;粒红比值明显减低;可见巨幼红细胞,胞体及4胞核均增大,核染色质纤细、疏松,着色浅淡;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巨细胞数正常或增多。

(3)其他:用生物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及细胞内叶酸浓度,可低于正常值,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胃液分析,多数患者胃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胃蛋白酶含量减少或缺乏。
 
 

巨幼细胞贫血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的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所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遗传、药物等因素导致获得性的DNA的合成障碍。巨幼贫呈大细胞性的贫血,外周血的成熟红细胞体积明显地增大,而且骨髓里面会出现巨幼的红细胞,也会出现粒系和聚核系相应的改变。从血常规表现来看,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然后白细胞跟血小板可以同时出现减少。患者常常有消化道的症状,比如食欲的减退、腹胀、腹泄、舌炎,舌炎表现为舌质很红,舌乳头萎缩,表面没有舌苔,很光滑,俗称牛肉舌。在维生素B12缺乏的时候,患者也常常伴有神经系统的表现,比如乏力、手足麻木、行走障碍、感觉障碍等周围神经病变。

巨幼细胞贫血如何诊断

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方法如下: 1、从外周血常规来看,患者表现为贫血,可以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同时的减低,红细胞的体积明显地增大,网织红细胞的计数正常或升高,而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多数都是呈大的红细胞和卵圆形的,且中性粒细胞的分叶核很多。 2、骨髓象往往是增生活跃的,红系、粒系、巨核系等都可以有巨幼改变,以红系的巨幼样变最为突出。 3、外周血抽血清,我们可以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在血清当中的浓度,患者叶酸水平明显的减低,尤其是红细胞的叶酸,因为血清叶酸受饮食的影响会比较明显,而红细胞叶酸反映这一段时间患者体内是否缺乏叶酸会更加准确,维生素B12的浓度在血清当中也可以明显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