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小细胞肺癌,安罗替尼帮助缓解症状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49岁患者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2月”来我院就诊,门诊急查肺部CT提示左下肺不规则密度影,大小约3.3*3.9cm。了解患者相关病史后,门诊拟“肺部肿物”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小细胞肺癌,治疗上予左肺切除术,术后予安罗替尼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其他药物对症处理。经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

【基本信息】男,49岁

【疾病类型】小细胞肺癌

【就诊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4月21日

【治疗方案】左肺切除术+安罗替尼+顺铂+头孢曲松+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布地奈德+昂丹司琼+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维生素B12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1天,定期门诊复查肺部CT,并按医嘱定期返院化疗

【治疗效果】经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减轻,痰中带血症状缓解,时有恶心、乏力等不适,无明显头晕头痛、胸闷胸痛等症状,饮食一般,时有腹泻

一、初次面诊

2022年4月,一位49岁的男患者在家属陪同下来到我院门诊就诊,自诉2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当时未予重视。问诊过程了解到患者有吸烟及饮酒史20余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史。

了解完患者情况后,我又进行了专科查体,查体发现患者双肺呼吸音弱,左肺尤为明显,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脏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跟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即行肺部CT检查提示左下肺不规则密度影,大小约3.3*3.9cm,考虑肿瘤可能性大。

根据患者目前情况,建议患者立即住院,完善相关检查,患者及家属同意,门诊拟“左肺肿物”收入院。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相关检查结果陆续回报,其中血常规:13.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5%、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计数214*10^9/L、C-反应蛋白30.4mg/L;一般细菌培养:找到革兰氏阳性球菌(++),未找到真菌;肿瘤五项:癌胚抗原44.30mg/mL、糖类抗原125 51.4U/mL,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患者相关检查,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于是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左肺肿物切除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量50mL,取左下叶送检组织4粒,镜下见部分坏死组织,部分呈小细胞癌组织图像,免疫组化结果:CK5/6(+)、P63(+)、CK(-),特染PAS表达无特殊(见图一)。

image.png 

结合患者症状及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小细胞肺癌。治疗上予安罗替尼+顺铂化疗,头孢曲松抗感染,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止咳化痰,昂丹司琼止呕,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维生素B12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为主。

其中安罗替尼常用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3周为1疗程,服药过程如出现漏服,不再补服,对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患者,在使用本药物前需接受标准靶向药物治疗,服药过程要密切监测患者有无出血、呼吸困难、腹泻及血压升高情况,定期监测心电图、尿常规及血脂情况。

三、治疗效果

经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减轻,痰中带血症状缓解,时有恶心、乏力等不适,无明显头晕头痛、胸闷胸痛等症状,无恶寒发热,饮食一般,时有腹泻,小便正常。

专科查体提示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精神一般,左肺切除,右肺呼吸音稍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复查肺部CT提示左肺切除术后改变,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前下降。考虑患者症状好转,经我评估病情后,同意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1、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忌烟酒,忌辛辣、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补充优质蛋白,营养均衡,规律作息,勿劳累,少去人多公共场所,戴口罩做好防护,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冒适当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2、定时定量服药,勿擅自停药,服药过程如有不适,请及时前往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定期门诊复查肺部CT,1个月后返院定期化疗。

3、避免紧张、焦虑等恐慌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五、个人感悟

肺癌根据病理类型,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5%。虽然占比较低,但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增殖迅速的恶性肿瘤。

小细胞肺癌是实体肿瘤中最常见的化疗敏感肿瘤之一,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适应证限制严格,临床建议诱导化疗2个周期为宜。像本案例中的患者,在明确诊断后,我立即安排了手术治疗,并辅助化疗、靶向治疗。通过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因此,在确诊小细胞肺癌后,应积极配合治疗,采取综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预后。

肺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肺癌分期

小细胞肺癌分期有两大类,最常用的分期,是一名退伍军人医院提出的,它叫局限期和广泛期。TNM分期是按照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及扩散程度来制定的,T代表原发肿瘤,T0代表找不到原发灶,T1代表肿瘤小于或等于3以及无周围转移,T2代表肿瘤大于或等于3cm或向肺门扩散伴肺不张,T3代表肿瘤已累及膈肌、纵膈胸膜或距离隆突不到2cm,T4代表肿瘤已侵犯心脏、大血管、食管、椎体、隆突或产生胸水。肺癌的分期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预测,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国际肺癌研究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按照肺癌原发灶的肿瘤大小分为T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为N分期,和有无远处转移是归为M分期,将肺癌加以分类为各国所采用,现在有UICC分期,也有AJCC分期,两种不同的。

为什么肺癌要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因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它的生物学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小细胞肺癌可以理解成为,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这种肺癌来得快,不能开刀。对化疗比较敏感,远期生存质量不好,愈后也不佳,恶性程度非常高,所以把它单列出来,叫做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包含,有很多的类型,包括肺腺癌、鳞癌、腺鳞癌、类癌、粘液囊性癌,各种各样的癌,整体来说它的生物学行为是比较统一的,早期的时候是适合做手术的。所以我们医生就,人为的把它划分为两大类,一个小细胞和非小细胞。

肺癌是怎么回事

肺癌是怎么回事?肺癌它就是原发于肺部的恶性肿瘤。它又分为两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它包括了鳞癌、腺癌还有大细胞癌等等,所以我们病人朋友们可能会听到某某人得的是鳞癌或者是腺癌,那么这部分病人他就是非小细胞肺癌,那么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它们除了病理类型上的区别以外,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预后还有后续的治疗方案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进行了这种类型的分类。现在来说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的比例大概在30%,腺癌的比例是40%,大细胞肺癌占5%,还有剩下的就有未分化癌或者是混合类型的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是与吸烟有密切关系的。之前在上世纪的时候,我国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占的比例要多于腺癌,目前来说是腺癌40%要多于鳞癌,男性肺癌病人要多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