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磷偏低是肾炎吗

血磷偏低并不一定就是肾炎,因为临床上多种原因都可导致此数值低于正常值。

1、是肾炎:磷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之一,血清中的磷元素可以反映机体对磷的代谢以及调节,正常人体内磷的总量为600~700克。部分患有肾炎的患者,由于炎症刺激造成肾功能异常,可影响肾脏正常的滤过,而出现血磷偏低,并伴随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情况。

2、不是肾炎:临床上多种疾病会引起血磷数值偏低,常见的有低磷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此外,也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比如长期禁食水、吸收不良以及处于饥饿状态等。

因此,不能单纯的以此数值来判断是肾炎,需要结合自身症状以及相关检查加以鉴别。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全血淋巴细胞计数偏低

淋巴细胞在人体当中有抵抗外界病毒的一个作用,属于白细胞当中的一种。如果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偏低,那么说明其他细胞的比例升高了,包括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或者嗜酸、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比例升高。多数继发于其他化脓性的感染,由化脓菌侵入淋巴管,侵犯淋巴结,会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

为什么慢性肾衰竭患者要查血钙、血磷

慢性肾衰患者,常常存在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并最终导致肾性骨病。肾脏是维生素经过修饰形成维生素D的活性成分的重要器官。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使肠道钙的吸收减少,因此慢性肾衰患者常存在低钙血症。血磷浓度是由食物中磷的含量多少、肾脏功能、肾小管对磷的重吸能力等因素决定,在慢性肾衰患者中常存在高磷血症。而低钙血症髙磷血症,又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来设法纠正这种电解质紊乱,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后加重肾性骨病的发生。故慢性肾衰者一定要査血钙、磷水平,以便更好地控制钙磷的水平,。在控制甲状旁腺激素从而抑制肾性骨病的发生。

微量元素磷高怎么回事

磷在我们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钙,约占人体体重的1%,因此不属于微量元素,应该属于宏量元素,血磷高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急慢性肾功能不全;2、甲状旁腺功能异常;3、缺钙。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磷还是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没有磷时,烟酸(又称为维生素B3)不能被吸收;磷的正常机能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食品)和钙(钙食品)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