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化验单的三个指标高

胆囊炎化验单的三个指标高,一般指的是胆囊收缩素、血尿素氮和肌酐三个指标会异常增高,这些指标可以提示胆囊炎的存在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确诊胆囊炎,医生通常会让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血液检查中,胆囊炎患者通常会有下列三个指标的异常增高:

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是一种胆囊分泌的激素,它能够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胆囊炎时,由于胆囊炎症刺激,胆囊分泌的胆囊收缩素增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增强,胆汁排出不畅,进而引起胆囊积水和胆囊炎症。因此,胆囊收缩素水平会升高。

血尿素氮: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之一,它通过肾脏进入尿液,排出体外,胆囊炎时,由于胆囊炎症刺激,胆囊和胆管扩张,导致胆汁排出不畅,造成胆囊和胆管内压力增加,进而引起血尿素氮水平升高。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之一,它通过肾脏进入尿液,排出体外,胆囊炎时,由于胆囊炎症刺激,胆囊和胆管扩张,导致胆汁排出不畅,造成胆囊和胆管内压力增加,进而引起血肌酐水平升高。

以上三个指标的异常增高,可以提示胆囊炎的存在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其中,胆囊收缩素升高主要提示胆囊炎症的存在,而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则主要提示胆囊炎症的严重程度。主要是因为胆囊炎时,胆囊内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胆囊壁的肌肉和血管痉挛,从而导致胆囊的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排出不畅,造成胆囊内压力增加,进而引起上述三个指标的异常增高。

胆囊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区别

急性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急性胆囊炎是一个急性发作过程,患者暴饮暴食、喝酒、吃了一些油腻的食物后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的表现,发病比较急,慢性胆囊炎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患者会间断出现右上腹痛的表现,与饮食不规律有关。2.急性胆囊炎治疗周期短,及时治疗后患者很快会恢复,慢性胆囊炎治疗时间相对较长。3.急性胆囊炎一般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需要静点一些消炎药,比如头孢类药物、莫西沙星等,慢性胆囊炎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常规的消炎利胆治疗就可以。4.慢性胆囊炎常常合并其它胆囊疾病,比如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区别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通常是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缓急来区分的,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的性质非常剧烈、伴有背部或者右侧肩胛部疼痛、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称为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患者出现右上腹或者上腹部隐痛、涨痛,疼痛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几个月时间,也有可能几年的时间,诊断明确之后也建议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行超声检查的时候胆囊肿大、内部有可能有结石、胆囊壁有炎症、周围有可能有渗出等等,通常需要到医院来及时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区别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非常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两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急性胆囊炎腹痛比较剧烈,常常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发烧。慢性胆囊炎腹痛比较轻微,可以伴有恶心,嗳气。第二,两者的体征也是不一样的。急性胆囊炎会出现明显的右上腹压痛,反跳痛以及肝区叩击痛,有的时候会合并肌肉紧张。慢性胆囊炎主要是表现为右上腹压痛,一般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没有肝区叩击痛。最后,急性胆囊炎如果行B超检查可以发现胆囊增大,胆囊周围有渗出。而慢性胆囊炎一般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周围没有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