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综合征,也称为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林奇综合征患者具有家族性结直肠癌、直肠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的高风险。该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DNA错配修复系统功能异常所致,导致DNA复制时的突变累积,从而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直肠癌以及其他肿瘤的风险。林奇综合征患者的结直肠癌年龄较轻,病程进展快,易复发、转移,且预后不良。
林奇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占结直肠癌的5-10%。林奇综合征可分为类型I和类型II,其中类型I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包括MLH1、MSH2、MSH6和PMS2等基因;类型II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包括TGFBR2、MLH3、PMS1、BMPR1A等基因。林奇综合征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诊断,早期诊断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病死率。
治疗林奇综合征患者的方法包括:定期随访、预防性结直肠切除术、定期胃镜和内镜检查、药物预防等。定期随访是最常用的方法,可通过定期检查诊断患者是否有结直肠癌、直肠癌以及其他肿瘤的早期症状;预防性结直肠切除术是在患者没有发生结直肠癌前,通过手术将结直肠切除,从而预防患者发生结直肠癌;药物预防主要是通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药物来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