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阳性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但有些正常人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称为化验引起的假阳性,另外许多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如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肝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梅毒、皮肌炎等。
另外,类风湿因子滴度还可反应类风湿活动度,正常值1:20,大于它则为阳性,比值越大,活动度越高。
类风湿因子是机体针对天然及变性或凝集的免疫球蛋白Fc部分所产生的一组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总称。因为首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故称之为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累及全身任何能活动的关节,以四肢关节,尤以双手和双足小关节为主,最常受累的是近端指间或趾间关节和掌指或庶趾关节,其次腕、肘、膝、肩、踝、胸锁、髋、寰枢椎关节也可被累及。
此外,额颌关节、环构关节及其他颈椎偶可受累。若有颞颌关节炎时,可表现为咀嚼时疼痛,严重时局部出现肿胀、压痛和张口困难,而当颈椎病变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并可向锁骨和肩部放射,也可发生颈椎半脱位,严重时可造成脊髓受压迫,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