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各期的症状表现

痛风症状又主要分为,早期痛风症状、间歇期痛风症状、晚期的痛风症状和急性发作期痛风症状。各阶段的痛风病症状表现均不相同,下面,一起了解下痛风各期的症状。

一、早期痛风症状(又称无症状期)

这一阶段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远较痛风为高。无症状期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等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例,急性痛风的发作在持续高尿酸血症后20~40年,其10~40%患者在第一次痛风发作前有过一次或数次肾绞痛发作史,也可有肾功能损害如蛋白尿、血尿,显微镜下白细胞尿。但诊断痛风应有尿酸盐沉着和组织炎症反应,而非仅有高尿酸血症及/或肾结石。大部分病人终生停留于高尿酸血症,仅小部分发生临床痛风。如未作实验室检查,往往漏诊。

二、间歇期的痛风症状

即两次发作之间的一段静止期。大多数病人一生中反复发作多次,某些患者发作一次后从未再发。多数患者发作间隔时间为六个月至一年。少数患者间隔时间可长达5~10年。第1~2年复发的16%,第2~5年复发的约11%,第5~10年复发的为4%。7%病人随访10年或10年以上未见复发。

在未用抗高尿酸药物治疗的病人,发作次数渐趋频繁。病程越是晚期,常累及多关节、病情重,持续时间长、缓解慢。在间歇期仅根据病史和高尿酸血症诊断比较困难,但抽取跖趾关节液体,如能找到尿酸盐结晶,有助于诊断。

三、痛风晚期的痛风症状(又称慢性发作期)

罹患痛风石与慢性痛风关节炎的病人较为慢性,在体内会有尿酸结晶沉积在软骨、滑液膜、及软组织中,形成痛风石,而且血中的尿酸浓度越高,患病的期间越久,则可能会沉积越多的痛风石,有时会影响血管与肾,造成严重肾功能衰竭,使肾病越严重,并造成不易排泄尿酸的恶性循环,令痛风石的沉积也就越多。

常常沉积痛风石的部位很多,包括耳朵、手部、肘部、跟腱、脚踝或脚趾,有时候更会引起局部溃疡,不易愈合,甚至于需接受截除手术。严重病人且会引起关节变形或慢性症状,足部变形严重时可能造成病人穿鞋上的严重问题。

此外,发生肾结石的危险性随血清中尿酸浓度增高而增加,且也常会引起肾病变,肾衰竭后可能需接受血液透析,这也是引起痛风病人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

老年人痛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老年人骨折有哪些特点

第一、老年人的骨折就是粉碎性骨折比较多一些,第二、就是骨折容易发生移位,第三、就是治疗起来难度比较大,复位有一定的困难,第四、老年人骨折治疗过程当中,功能锻炼难度比较大一些,因为在配合医生的治疗上主动性一般要差一些,第五、就是骨头愈合相对时间比较长一些,所以卧床的时间也就比较长一些,在卧床过程当中很容易发生并发症,比如说肺部感染、泌尿系的感染、褥疮、还有肌肉萎缩等,也有的老年人卧床时间长了会发生关节的僵硬,主要还是由于功能锻炼做的不够,一般我们要长时间的指导他们做功能锻炼。

老年人肺纤维化

临床症状主要以刺激性干咳,常较为严重,同时会伴有肺部感染,可能有发烧,咳黏痰,脓痰,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乏力,畏食,消瘦,有时也会出现有关节疼痛的症状,体征一般是两侧胸腔对称性缩小,膈肌上抬,多数病人中下肺部可以听到连续高调的爆裂音,临床上对于这类患者有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有严重的缺氧和发干的症状,因此,病人在侧卧位或者是仰卧位,较坐卧位和直立时舒服一些,这也是老年性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一个特点。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在临床上,此病可以见于多种年龄段,但平均都在50岁以上,患者出现的症状主要是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最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的进展速度常因人而异,一般进入呼吸功能不全影响活动,多在1到3年。

老年人神经衰弱

老年人神经衰弱是可以吃水果的,神经衰弱多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症状反复发作。这种情况可以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等,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瓜果,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容易兴奋神经的食物,注意戒烟、戒酒。另外,还可以多食用牛奶,小麦,红枣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还能够缓解精神紧张的情绪,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最大程度的改善神经衰弱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