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家族“秘史”

翻阅你的家族史,看看家族当中有没有得结肠癌的患者?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率则很低。

据估计在至少20%~30%的结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1%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5%为遗传性无息肉结肠癌综合征患者,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中80%~100%的患者在59岁以后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

此外,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患者发生左侧结肠癌占多数,而遗传性非息肉综合征患者多患右侧结肠癌。

其中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肿瘤所占比例最高,所以,告诫那些有家族史的大肠癌家族,他们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即使无症状的也必须定期去医院检查,已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另有研究表明,有结肠癌家族史的病人的预后效果较好,至于原因是什么还有待于揭露,这些新闻可能会使有家族史的人恢复信心和勇气,但是我们希望揭示家族史效应后面的生物学关系。

肿瘤专家介绍,结肠癌早期表现比较明显,只要留心就可以及时察觉,并到医院进行诊治,康复不再困难,临床结肠癌主要有以下表现:

所谓的大便习惯改变就是与患者原来的大便规律相比较,大便次数、大便时间以及大便的性质都发生了变化,排除了饮食、结肠炎症、结肠功能异常等因素外,这常是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特别是中老年人无原因地出现日益加重的大便习惯改变。一般来说,右侧结肠癌易致腹泻,左侧结肠癌易致便秘和腹胀。

结肠癌的另一个早期症状为便血,这是病灶表面破损或溃烂所致。右侧结肠癌出血,血液与大便相混,如果出血量少,仅为隐血试验阳性,肉眼看不到血液。

而左侧结肠癌出血,由于左侧结肠更靠近肛门,这时大便已经成形,因此血液常粘附在大便表面。出血量多的,一眼就能见到紫红色或鲜红色的血迹;出血量少的,化验大便可发现红细胞。

当有以上表现时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最好去做结肠镜检查,这是目前早期诊断结肠癌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家族中有肿瘤病人,特别是胃肠道的肿瘤病人,应该加倍重视,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胃肠道肿瘤。同时,要尽早治疗某些良性疾病,防止发展成恶性肿瘤或尽早发现恶变现象。如家族性的结肠息肉病、胃溃疡、结肠腺瘤等有恶变的可能性,应尽早处理。

结肠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结肠癌术后注意事项

当患者得了结肠癌以后都会尽快的去做手术治疗,那么结肠癌术后我们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胡主任来讲解一下。结肠癌手术以后会让患者观察排便、排气、疼痛、体温的情况,这几个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观察排便主要是看黏膜的恢复情况,假如排便当中有便血或者有明确的黏液出现,一定要小心局部是不是有炎症。第二病人的排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术后没有排气,会不会有局部肠道梗阻的情况。第三出现明确腹部疼痛的时候,如果疼痛是轻微的,经过休息或一段时间就缓解了,我们可以再密切观察,假如疼痛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到原来手术单位去判断疼痛是什么情况导致的。第四就是发热的情况,发热一定要观察是低热还是高热,假如低热或高热的情况持续出现,而且不缓解,持续有进展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会不会局部伤口没有愈合或有其他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去做专业的检测,才能做专业的判断,这样才能给出更佳的治疗方案。

结肠癌明显症状

结肠癌的常见临床表现如下:1、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增多,大便质地变稀、变硬、出血;2、腹痛:疾病早期表现为腹痛;3、腹部包块:右侧大肠癌出现肿块的概率高于左侧大肠癌;4、肠梗阻:肿瘤将肠腔堵塞,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5、其他:结肠癌晚期表现为腹胀、黄疸、腹水等。

结肠癌吃什么中药

结肠癌的中药治疗,具体情况如下:1、辨证用药:中医的治疗方法即扶正祛邪,扶正包括气虚、脾气虚患者以补气为主,阳虚患者以温阳为主,采用相应中药方剂治疗;祛邪包括湿邪、热毒、血瘀,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2、辨病用药:肿瘤即癌毒,采用以毒攻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半枝莲、蛇舌草、全蝎、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