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的发病机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的需要,各种饭局上面都避免不了喝酒,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容易得酒精肝。

酒精肝的发病机制

酒精肝主要发病是由于过度饮酒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肝病表现,酒精肝在发病早期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轻症会出现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还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因此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类似细菌性感染,少数有脾脏肿大等症状,还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酒精80%~90%在肝脏代谢。经过肝细胞浆内的乙醇脱氢酶的催化,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催化转成乙酸,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在乙醇氧化过程中脱下大量的氢离子与辅酶Ⅰ结合。辅酶Ⅰ被还原成为还原型辅酶Ⅰ,则使其与辅酶Ⅰ的比值上升,从而使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变化,造成依赖于还原型辅酶Ⅰ/辅酶Ⅰ的物质代谢发生改变,而成为代谢紊乱和致病的基础。

同时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乙醛为高活性化合物,能干扰肝细胞多方面的功能,如影响线粒体对ATP的产生、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排泌、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排泌障碍而在肝细胞内蓄积,引起细胞渗透性膨胀乃至崩溃。

由于酒精被氧化时,产生大量的还原型辅酶Ⅰ,而成为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从而促进脂肪的合成。乙醛和大量还原型辅酶Ⅰ可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使脂肪酸氧化发生障碍,导致脂肪肝的形成。

酒精引起高乳酸血症,通过刺激脯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和抑制脯氨酸的氧化,而使脯氨酸增加,从而使肝内胶原形成增加,加速肝硬化过程。并认为高乳酸血症和高脯氨酸血症,是可作为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生成的标志。

近年证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1、游离脂酸进入血中过多。

2、肝内脂肪酸的新合成增加。

3、肝内脂肪酸的氧化减少。

4、三酰甘油合成过多。

5、肝细胞内脂蛋白释出障碍。

目前认为酒精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是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酒精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近年证明有免疫因素参与,且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肿大的肝细胞不能排出微丝(filaments)且在肝细胞内聚积形成酒精性透明小体,并引起透明小体的抗体产生。自身肝抗原和分离的酒精透明小体,可以刺激病人淋巴细胞转化和游走移动抑制因子(MIF)活力。

酒精性肝硬化可以查出自身免疫性特征的天然DNA抗体,和肝细胞膜产生IgG和IgA抗体。这些抗体能被肝浸液吸附。

近年证明酒精和乙醛可以改变肝细胞膜抗原,并非由乙醛的毒性直接作用于肝细胞膜。

酒精肝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酒精肝吃什么中药

酒精肝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有炎症的,可以适当的加用水飞蓟宾胶囊和当飞利肝宁胶囊护肝治疗,这些都是护肝的中成药,对于酒精肝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有酒精肝,关键是戒酒,如果进一步喝酒会加重肝细胞的炎症,这种情况,酒精肝就比较难治疗。酒精肝指的是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通常初期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酒精肝吃什么药好

患者首先需要尽快严格戒酒,需要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以及含镁锌较高的营养膳食以维护肝功能,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可以减轻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反应,此外,还可以服用甘草酸二铵以及中药等护肝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炎是指长期过量酗酒所引起的肝脏的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区疼痛,后期病情严重者可以并发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有一定的病死率。

酒精肝中期能活多久

酒精肝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见病,不光是在我国、在全球的这个范围内酒精肝的发生率都是非常高的,主要是指酒精肝的患者长期大量的饮酒,出现肝区疼痛、全身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等一系列的不适的症状。一般如果一个酒精肝中期的病人,只有肝区的疼痛、食欲减退等等,肝功能受损不是很明显,病理的诊断比如肝小叶、肝小梁的受损也不是很明显,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戒酒、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加上药物的治疗等等,酒精肝说不定可以恢复的很好。酒精肝的病人如果酒精肝中期的病人继续不听医生的专业的建议,继续长期的大量的饮酒或者是酗酒,应该是很快的时间,比如几个月或者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发展到酒精肝的晚期或者是重度的酒精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