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中医治治疗慢性结肠炎

肠道会发生的疾病有很多种,慢性结肠炎算是其中发病率相对高的一种。慢性结肠炎是属于一种炎症,所以没有其它疾病那么严重,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也会演变成更加严重的疾病。那么,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在治疗方面,慢性结肠炎中医治疗主张进行辨证治疗,主要分为:

1、肠道湿热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下脓血,便次较多,口干口苦,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方剂:芍药汤。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白芍、木香、甘草。临证加减:如大便带血,加地榆、仙鹤草、槐花;如热盛入络,出血不止,加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黑山栀;湿浊较重,舌苔垢腻,加石菖蒲、生苡仁、败酱草。

2、虚弱证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稍进油腻则腹痛腹泻,神疲乏力,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化湿。方剂:参苓白术丸。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陈皮、甘草。临证加减:如食欲不振,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加神曲、焦山楂;肝郁脾虚,腹部隐痛,痛则欲泻,合以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加木瓜;脾肾两虚,大便稀薄,或五更黎明腹泻,畏寒怕冷,加理中丸(党参、干姜、白术、甘草)、四神丸(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

3、肝肾阴虚证主要症状有大便干结不畅,夹有粘液,或便下脓血,形体消瘦,口干,或有低热,舌质光红无苔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方剂: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干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枸杞子、白芍。临证加减:阴虚络涩不畅,腹痛或腹有包块加当归、桃仁、赤芍、莪术;阴虚血热,便夹鲜血,加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侧柏叶、地榆、仙鹤草;排便不畅,加决明子、何首乌、当归。

得了慢性结肠炎后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很多人可能会选择西医方法来治疗,但是其实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有很不错的效果。上面详细介绍了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各位患者可以试试这些治疗方法。

慢性结肠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结肠炎便秘

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首先要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油炸油腻等容易上火的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等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平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能够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动力,缓解便秘的情况。治疗便秘还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治疗,口服容积性泻剂促进大便的顺利排出,可以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减轻对肠道的刺激。慢性结肠炎患者由于反复发作的肠道炎性改变,造成肠道黏膜局部挛缩、瘢痕形成,失去肠道蠕动功能或者蠕动功能较差,最后造成肠内容物通过、减慢或者停止,所以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慢性结肠炎并发症

慢性结肠炎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出现大量难以控制的出血,再就是中毒性巨结肠,还有就是肠道穿孔,另外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肠道狭窄,也有可能会引起梗阻。在溃疡性结肠炎当中,有时候还会看到皮肤并发症,溃疡、皮疹,还有口腔溃疡,还有肝脏的疾病,像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因为患有慢性结肠炎,可能会反复发作,慢性症状持续,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小儿结肠炎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慢性结肠炎做什么检查

慢性结肠炎需要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1、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主要看白细胞总数是否增高,是否有急性炎症存在;2、粪便常规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大便中有无白细胞、红细胞,判断有无炎症存在。另外可做大便细菌培养明确慢性结肠炎细菌,最后做药敏试验明确哪一种药物对结肠炎细菌有效,做到精准治疗,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3、结肠镜检查:通过结肠镜观察可以看到结肠全部病变,包括黏膜炎症、充血、水肿、溃疡、息肉等病理改变,对慢性结肠炎分类可以做出有效判断;4、下消化道造影:观察整个直肠或者结肠病变,目前诊断慢性结肠炎以肠镜为主,下消化道造影只是在不能耐受肠镜情况选择;5、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观察慢性结肠炎周围病变,甚至于后台成像做仿真内镜检查,即对于不能耐受肠镜检查的病人,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