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中医八种类型

西医根据对细胞组织的精确测定以及根据形态学、免疫学理论等对细胞类型、染色体进行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比较准确,分型比较细微。现代中医学也试图对白血病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但因检测手段与西医不同,总体来讲仍靠医师望、闻、问、切后所采集的症状和体征来辨认,所以国内中医尚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具有客观指标的统一的辩证分型方案。目前有以"八纲辨证分型"的,有以"脏腑辨证分型"的,又有按温病以卫气营血分辨分型的。我们的中医师们吸纳了各方面立论的特点,又把自己的临床体会加以总结,将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分为八种类型。

临床多症见:头晕眼花,两眼干涩,口干心烦,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遗精或月经量少,胁下痞块,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临床多症见:痰核瘰疬,皮色不变,按之结实,疲倦乏力,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细弦滑。

临床多症见:痰核瘰疬,积聚痞块,腹部作胀,形体消瘦,面色无华,低热盔汗,潮热起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细数弦滑。

临床多症见:面色不华,头晕乏力,自汗盗汗,时有低热,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可有衄血发斑,舌质淡,体胖有齿印,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或细弱。此期正气尚旺盛,邪毒内陷不深,多伤及卫分、气分。由于邪毒潜伏日久,化热而耗伤津液,损伤脾胃,出现气阴两虚。

临床多症见:头晕耳鸣,面色白或黄,唇甲色淡,纳呆食少,心悸气促,少寐梦多,舌质淡,苔白,脉虚大或濡细。此型多见于白血病伴贫血患者或经化疗后血象较低者。邪毒入里伤及脾胃,使气血生化乏源,若邪毒伤营损血,会进一步加重血虚而致气血两亏。

临床多症见:壮热口渴,渴喜冷饮,热不为汗解,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或有咳嗽咳痰,肛周肿痛,便干溲赤或有衄血发斑,尿血、便血,甚者可有神昏谵语等。舌质红或淡,苔黄燥或无苔,脉虚大或弦滑而数。

临床多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暗滞,颈有瘰疬,胁下痞块,按之坚硬,时有胀痛,低热盗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而数。

临床多症见:痰核瘰疬,积聚痞块,兼是黄疸,唇甲苍白,面色萎黄,尿黄,皮肤紫癜和(或)疱疹。舌质淡,苔黄腻,脉细稍数。

中医辨证分型是以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为根据的,故证型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病机的发展变化而转变,有的需反复分析辨证方能确定。

以上是名医在线白血病专家讲述:白血病症状的一些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温馨提醒您如果患了病,请不要有太多的心里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维护健康之根本。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直接向我们的在线专家咨询解答。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白血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白血病潜伏期

白血病一般是没有潜伏期的,如果患者有高危的因素就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作。临床上白血病发生主要跟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第一可能跟患者体内基因突变有关,体内存在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得病。第二可能跟家族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白血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得病。第三可能跟患者长期接触一些化学物质,比如苯,氢醌等有关。第四可能跟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如何区别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区别:1、急性白血病主要是因为它的白血病细胞处于原始阶段,或者早期的幼稚阶段,它的自然病程比较短,只有数个月。病人的症状表现的比较重,贫血、出血、感染、骨痛这些症状明显。2、慢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发育的比较成熟,它的自然病程也比较长,能达到数月甚至几年,他的病情的症状比较轻。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人,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淋巴结的肿大,血常规表现为一个淋巴细胞的增多,但是病人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内,淋巴结和血细胞的变化不明显。

白血病分为哪几种

白血病的分类如下: 1、白血病根据细胞来源的不同,可以分成髓系白血病、淋巴系白血病、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混合来源的白血病。 2、根据病程的急性与慢性,又可以分成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 3、如果有各个器官浸润的情况下,按照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分,可以分成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等。急性白血病往往突然出现的发热,尤其是高热、贫血、面色黄白、乏力,或者是一磕碰之后,身上容易有瘀斑和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