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歌诀

歌诀:一突二管三椎板.四口五臀六痛点。

一突:指横突.关节突.棘突,临床上以L2.3.4.5最常见。

二管:指骶管。

三椎板:指相应病变阶段的椎板。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歌诀

四口:指神经根内外口.松解方法如下:体位.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定点:内口于突出的椎间盘同位棘突间旁开0.5cm,外口旁开3~4cm。***作.选用3号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缓慢探索式深入。内口:先到达下关节突骨面,将针刀逐渐移到下关节突内缘,贴骨面向深处铲切2~3下,有突破感即可,一般深度不超过0.5cm左右。患者有向下肢放散的酸胀感,若无,可将针刀紧贴下关节突内缘骨面,继续缓慢深入1.5cm,若有触电感则出针停止治疗,若无触电感或放散感,可将针刀向内下方稍作摆动1~2下,幅度不超过0.5cm,出针按压针眼。外口:在病变棘突间水平旁开3-4cm定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皮肤刺入,探至骨面,即为下位椎体的横突。将针刀提至皮下,将针体向外向后各约45度倾斜,即将针刀刀刃斜向内上方刺至上位椎体横突根部,针刀达骨面后,贴横突下缘.椎弓根下缘探至椎间孔骨边缘,小幅度提插松解,将神经根与椎间孔间的软组织粘连疏剥开,针下有松动感出针。出针后均需按压3分钟,防止出血,然后用创可贴贴敷治疗点,嘱患者平卧4~6小时。

五臀:指臀上中下皮神经.臀大中小肌。

六痛点:指其它的敏感压痛点,由痛点到骨面,按层次逐层松解。

1、判断臀部肌肉的损伤点,有如下规律:

下肢后面及后外侧疼痛--在臀部后内侧寻找反应点,如臀上皮神经入臀点、梨状肌上、下孔、臀中肌的中、内侧段等部位多见。

下肢外侧疼痛--在臀部后外侧寻找反应点,臀中肌中、外侧段、阔筋膜张肌等部位多见。

下肢前外侧、膝关节疼痛--在臀部前外侧寻找反应点,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外侧段等部位多见。

臀部及大腿疼痛,但不过膝关节--在臀部梨状肌以上的部位寻找反应点。

2、臀部主要病损部位的针刀松解

1)臀上皮神经入臀点:

定位:髂嵴中点下2~3cm的范围内,压痛明显,并可扪及条索处。  刀口线与臀上皮神经走行方向一致垂直皮肤刺入,不一定到骨面,达臀筋膜后刀下有韧性阻力感,纵行切割,横行推摆。

2)梨状肌上、下孔:

简便定位法:五指自然张开,小指定位于髂后上棘,食指定位于尾骨尖,掌根向股骨大转子尖方向移动、四指逐渐收拢至股骨大转子尖,此时,中指和无名指移动的范围,为梨状肌的体表投影,即中指线为梨状肌下缘,无名指线为梨状肌上缘,中内1/3交界处即为梨状肌上、下孔。

刀口线始终与神经、血管纵轴平行摸索进针,不强求到骨面,遇阻力感,且病人无下肢放电感和剧烈疼痛,即可行切摆手法,但宜少切多摆。

3)坐骨结节滑囊:患者腹下垫枕定位,刀口线与坐骨神经走行方向一致进针达坐骨结节骨面,行纵向铲切。

4)臀部其他肌肉筋膜:刀口线均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平行进针,达骨面后稍提起,根据粘连的层次,行纵行疏割,横行推摆,然后横转刀口,切断部分肌纤维。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不是绝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病,实际上恰恰相反,它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比如给椎间盘突出做了一个腰椎的融合手术,它就再也不会突出了,这个病就完全治愈了。 但是医生不会一开始就做这一步,因为手术创伤比较大,花费也比较高,而且对腰部的活动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年轻病人,基本上不会做这个手术。 所以说会尽量选择那些性价比比较高,手术创伤比较小的治疗。作为初始治疗,有可能会发作,但是这是一个阶梯治疗的手段,很多椎间盘突出第一次发作的病人,80%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好,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再进行下一步的微创手术治疗,有90%的病人终生不会出现复发,复发的病人只占10%左右。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80~90%通过保守,通过静养症状,所以保守病人是大量的。手术病人只占10~20%,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理疗、推拿、按摩和药物治疗。还有介入手术治疗,介于保守和手术之间一个介入治疗,像射频、臭氧和切吸。手术治疗现在包括微创、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椎间盘镜髓核摘除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传统的开放大手术。切除椎间盘手术现在已经很少应用,还有人工椎间盘置换,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分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话,根据它的突出的程度。我们分为膨隆型、突出型,和脱出型,椎间盘的膨出,相对是比较轻的,纤维环的部分的破裂,突出的话,纤维环基本上完全破裂,不过并没有掉出来,那么脱出的话,就是纤维环完全破裂。那么中间的髓核掉出来,跑到椎管里头来,脱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里头,最重的一型,膨出是相对轻的一型,不过每一型我们在诊断的时候,诊断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不应该诊断腰椎间盘膨出,或者是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