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外疝的概述

人们平时所说的小儿疝气,从医学上讲,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是腹腔内器官或组织通过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缺损或间隙向体表突出,体表可见到突出的肿块。疝很少自愈,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小儿6-12月为宜。

疝的内容物多为小肠,右侧疝也可以是盲肠或阑尾,女性疝囊内可有卵巢,输卵管。疝块突出时,及时将其还纳,一般情况下,疝内容物可回纳腹腔内,但疝囊如果过小,内容物不能还纳到腹腔造成嵌顿,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当疝块变大,变硬不能回纳,有触痛,并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梗阻症状,就必须到医院就诊。因为嵌顿的疝内容物时间过长可引起水肿,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

当父母发现孩子患有疝气时,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手术。家长不要对手术过于恐惧,术前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稳定情绪,尽量吃些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预防感冒,了解导致疝复发的因素,尽量避免。

术后麻醉清醒后4-6小时,可进流质,无呕吐的话就可以吃普食了。在病情允许下尽早下床活动,避免剧烈跑跳和体育活动,以免增加疝复发的可能。鼓励患儿进食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利排便。

①由于疝气可在婴儿期发生,故应在该时期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有肿块,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肿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②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对女孩的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进入疝囊。

③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④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腹外疝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腹股沟直疝和斜疝

腹股沟斜疝在很多方面都和直疝有区别,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发病的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人家。第二个就是疝突出的一个途径,斜疝的话是经过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到阴囊,直疝的话是由我们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到阴囊。第三个疝块的外形,斜疝的疝块为椭圆形或者梨形,上部呈滴饼状,直疝的话疝块为半球形,基底部非常宽。第四个是回纳疝块后,压着我们的疝环,斜疝的话是不太突出了,而直疝的话它的疝块仍然可以突出。第五个是精索与疝囊的一个关系,斜疝上的话,它的精索在疝囊的后方,而直疝的话它在疝囊的前方。第六个是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斜疝的话它是在腹壁下动脉的外侧,而直疝的疝囊颈是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第七个就是发生砍顿的几率,斜疝发生砍顿的几率比较多,而直疝的话它的发生几率比较少。

脑疝存活率

脑疝的存活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字,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引起它的原因、脑疝持续的时间、手术解除脑疝的程度以及术后的恢复状况,这些都可以影响他的存活。但是救治的比较晚,脑疝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那它的存活率就要低很多,甚至死亡。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头疼,以及呕吐频繁等症状。

脑疝瞳孔放大

在临床上我们一旦发现有脑疝应当采取积极治疗的措施,包括影像学明确诊断引起脑疝的原因。脑疝形成代表脑组织受到挤压很明显,刺激动眼神经引起了瞳孔散大有单侧散大和双侧散大。一般来说,脑疝发生以后代表了生命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