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引起急性肾衰竭 八种药物最伤肾

近期,一项针对17家二甲以上综合医院的调查显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近1/3缘于药物原因,而且多发生于原来就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其中,氨基糖甙类、头孢类抗生素,利尿剂和造影剂是主要的肾毒性药物。

课题组收集了17家二级以上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120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急性肾衰竭,由药物引发的高达28。9%,60岁以上患者占51%,合并的基础疾病以慢性肾脏疾病最为常见,约占20%。此外,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也是常见基础疾病。在肾毒性药物中,抗生素占首位(48%),以后依次是利尿剂和造影剂。

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医学的发展,抗生素、影像学造影剂等广泛应用于临床,伴随而来的药物性肾损害问题日益突出。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再加上肾脏本身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因此早期常难以发现,这常会延误诊治,造成不可逆的肾衰竭。

通常来说,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是用药后出现肾脏损害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服用以上药物时,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合理用药、切忌滥用药物。同时,尽量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肾毒性药物的联用,对高危人群要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疗程。
急性肾衰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有区别吗

急性跟慢性肾衰竭的区别很大。急性一般大多数可以逆转、可以很快地缓解,当然有小部分慢慢发展为慢性,但一旦诊断是慢性肾衰竭,一般就是不可能逆转了,只能使它慢一点进展到透析或终点,慢性的只能延缓进展。大家知道急性肯定是时间很短,早期发现。慢性肾已经缩小、已经有贫血了,已经有钙磷的失衡、有皮肤瘙痒了,有一些并发症出来了,很多肾脏病的并发症出现了,这时候超过一定时间,一般认为可能是有一年了才能转为慢性,所以急性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慢性只能延缓再发生加重。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表现有哪些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表现:第一、少尿或者无尿,少尿就是每天少于400毫升,无尿每天少于100毫升叫做无尿。损害到消化道,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吃、还有消化道出血。毒素再高就会损害心脏,会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再高会引起头痛、会尿道感染,还有血液系统就会贫血、血小板减少。第二、就是肿了,接着就是各种脏器出问题了会出现咳嗽、头痛、不省人事、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皮肤瘙痒严重的昏迷,血液系统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急性肾衰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的透析指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高钾,病人尿毒症同时出现高钾不得不透析,特别是钾离子浓度大于6.5毫摩尔每升以上。 第二个就是心衰,如果有心衰的急性肾衰竭也要考虑透析,心衰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直接带来患者的死亡,所以病人有这些的时候要立即的透析。 第三个就是严重的酸中毒,酸中毒严重的碳氢根小于15毫摩尔每升以上病人要透析。 第四个就是有一些其它的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透析的过程病人急性肾衰竭患者出现了其它的并发症。比如不能控制的高血压、不能控制的感染,出现脓毒血症。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肌酐,病人急进行肾衰竭升高的很快,基本上达到急性肾衰竭的诊断,同时又具备了连续两天没尿,要立刻处理,无法产生疗效的时候也可去考虑启动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