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白血病L3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淋巴白血病L3又称Burkitt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且大小较一致。核形较规则。染色呈均匀细点状。核杜明显,一个或多个,呈小泡状。胞浆量较多,深监色,空泡明显,呈蜂窝状。

急性白血病的所有临床表现都是由本病的骨髓正常造血衰竭和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所引起。起病有急有缓,主要取决于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增殖速率和蓄积程度。急骤者表现突发高热、严重出血倾向、骨关节疼痛或全身衰竭等。缓慢者仅有渐进性苍白、疲乏、低热或轻微出血。患者就医前的症状平均约6周(可短于1周至长达1年),一般起病愈缓慢的病人,治疗后的缓解时间也愈持久。

1、贫血

常较早出现并逐渐加重。表现苍白、无力、头晕、心悸、厌食和浮肿等。患者的贫血程度与出血量往往不成比例。

2、出血

约半数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出血的发生一般稍晚于贫血,但常因之促醒病人寻医和做血象检查。常见出血有皮肤出血点、紫斑、鼻衄、牙龈和口腔黏膜出血,月经增多等。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消化道出血(哎血、便血),视网膜出血可致视力障碍,甚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常危及生命。

3、发热和感染

一半以上患者由发热起病,可为低热或高热。无论治疗前或治疗中发热我多数意指合并感染。感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但以咽峡炎、口腔炎最多见,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和胃肠炎变较常见,若合并败血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些急性白血病发热可无明显感染灶(尤其中性粒细胞<0.2×10^9/L时),但不能排除感染。相反,体温<38.5℃,化疗开始后自动热退的病人,说明发热与白血病本身有关(肿瘤热)。当然临床也不乏见肿瘤热与感染并存的情况。

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克雷白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条件致病菌、厌氧菌等。

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西医的优势,优势互补,疗效确切,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促进细胞逆转法”从本质上改变白血病细胞的基因组成,针对患者个人病情和体征进行“量体裁衣”,它将为治愈白血病开创一条新的途径,无疑也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急性白血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白血病的并发症

白血病如果没有积极治疗,就会有并发症的产生 第一个就是感染是白血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病人往往会出现带状疱疹,严重的会出现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第二个就是胃肠功能的衰竭吃不下饭、不愿意吃饭、食欲急降这个影响由于摄入量不够。就会严重地影响病人的这个营养。疾病治疗的康复情况 第三个并发症就是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白血病的患者,他通过化疗以后会产生高尿酸血症,激素的治疗,也会导致尿酸的增高 另外还会并发出血,白血病导致的血小板的减少,这个出血如果引起头颅的出血,会导致这个危及生命。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目前的发病率也在增高,急性白血病呢指的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的克隆性的一种疾病,往往是发病的时候骨髓中可以查到大量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我们就称为是白血病细胞就,由于抑制了正常的造血,这个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可以侵犯到肝脏脾脏和淋巴结那么就会导致贫血、出血、感染这样的征象。目前认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一般来说生存期就有三个月,如果要是配合上中药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如何区别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区别:1、急性白血病主要是因为它的白血病细胞处于原始阶段,或者早期的幼稚阶段,它的自然病程比较短,只有数个月。病人的症状表现的比较重,贫血、出血、感染、骨痛这些症状明显。2、慢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发育的比较成熟,它的自然病程也比较长,能达到数月甚至几年,他的病情的症状比较轻。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人,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淋巴结的肿大,血常规表现为一个淋巴细胞的增多,但是病人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内,淋巴结和血细胞的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