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具有“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每个有核细胞内都有染色体存在Ph染色体,是由于第22号染色体断裂造成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第9号染色体和第22号染色体上有一段交叉互换。第9号染色体的断裂和“ABL”基因相关第22号染色体的断裂和“BCR”基因相关。
当一段第九号染色体接到第二十二号染色体的末端时形成BCR-ABL癌基因BCR-ABL癌基因能控制合成一种蛋白质导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
【发病机制】
1、起源于造血干细胞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其主要证据有:
①CML慢性期可有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增多;②CML患者的红系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巨核细胞均有Ph染色体;③在G-6-PD杂合子女性CML患者中,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表达同一种G-6-PD同工酶,而纤维母细胞或其他体细胞则可检测到两种G-6-PD同工酶;④每个被分析的细胞其9或22号染色体结构异常都一致;⑤分子生物学研究22号染色体断裂点变异仅存在于不同CML患者;而在同一病人的不同细胞中其断裂点是一致的;⑥应用X-连锁基因位点多态性及灭活式样分析亦证实了CML为单克隆造血。
2、祖细胞功能异常相对成熟的髓系祖细胞存在有明显的细胞动力学异常:分裂指数低、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少,细胞周期延长、核浆发育不平衡,成熟粒细胞半衰期比正常粒细胞延长。白血病治疗选院就医很重要,"促进细胞逆转法"从本质上改变白血病细胞的基因组成,通过中药祛瘀、清血、扶正、解毒等一系列药物组合,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生长,逐渐使之转化分解,同时还能杀死部分白血病细胞,通过增强人体免疫,提高人体新陈代谢,使毒素排除体外,由此而研制出的"舒血康1-3号"基本药方并结合病人实施辩证治疗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上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针对性治疗效果,在短期内能迅速消除临床症状、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