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病理及类型分析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结肠癌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结肠癌

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著的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

3.溃疡型结肠癌

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1.腺癌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

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愈后最差。那么主要有哪些症状特点呢?

1.大肠癌扩散的特点

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侵润与种植

癌肿可直接侵润周围组织与脏器。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转移灶呈结节状或粟粒状,白色或灰白色,质硬。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水等。

4.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结肠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结肠癌术后注意事项

当患者得了结肠癌以后都会尽快的去做手术治疗,那么结肠癌术后我们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胡主任来讲解一下。结肠癌手术以后会让患者观察排便、排气、疼痛、体温的情况,这几个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观察排便主要是看黏膜的恢复情况,假如排便当中有便血或者有明确的黏液出现,一定要小心局部是不是有炎症。第二病人的排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术后没有排气,会不会有局部肠道梗阻的情况。第三出现明确腹部疼痛的时候,如果疼痛是轻微的,经过休息或一段时间就缓解了,我们可以再密切观察,假如疼痛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到原来手术单位去判断疼痛是什么情况导致的。第四就是发热的情况,发热一定要观察是低热还是高热,假如低热或高热的情况持续出现,而且不缓解,持续有进展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会不会局部伤口没有愈合或有其他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去做专业的检测,才能做专业的判断,这样才能给出更佳的治疗方案。

结肠癌明显症状

结肠癌的常见临床表现如下:1、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增多,大便质地变稀、变硬、出血;2、腹痛:疾病早期表现为腹痛;3、腹部包块:右侧大肠癌出现肿块的概率高于左侧大肠癌;4、肠梗阻:肿瘤将肠腔堵塞,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5、其他:结肠癌晚期表现为腹胀、黄疸、腹水等。

结肠癌吃什么中药

结肠癌的中药治疗,具体情况如下:1、辨证用药:中医的治疗方法即扶正祛邪,扶正包括气虚、脾气虚患者以补气为主,阳虚患者以温阳为主,采用相应中药方剂治疗;祛邪包括湿邪、热毒、血瘀,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2、辨病用药:肿瘤即癌毒,采用以毒攻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半枝莲、蛇舌草、全蝎、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