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7种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属中医学“胸痹”、“心悸”、“怔忡”、“水肿”等病证范畴。那么,中医如何辨证缺血性心肌病呢?

症状:心悸善惊,少寐多梦,气短乏力,运动后症状加剧,自汗,容易感冒。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症状:胸闷胸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入夜痛甚,心悸气短。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结代。

症状:心悸气急,活动加剧,头晕乏力,颧红盗汗,心烦失眠。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数或结代。

症状:重度气急,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细微欲绝,或促,或结代,或怪乱无常。

症状:心悸眩晕,胸闷纳呆,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水肿,渴不欲引,泛恶欲吐,形体肥胖。舌淡,苔白滑,脉滑或弦。

症状:气短乏力,腹胀纳呆,不思饮食,身寒肢冷,浮肿尿少。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症状:心悸气喘,动则加剧,夜尿频多,尿少水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迟缓或数疾无力,或促,或结代。

心肌缺血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肌缺血特效药

治疗心肌缺血,主要是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降低血压以及心率的药物,这样可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常见的具有这种功效的药物是硝酸酯类药物,如倍他乐克。心肶缺血是冠心病常见的一种病症,常见的症状有心慌,气短胸闷,心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心肌缺血的常用药有:丹参片,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心脑康等药物,如果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要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来进行缓解。另外,速效救心丸一定要舌下含服,直接吞咽不能有效缓解。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特效药有以下: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如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3.扩冠治疗,大部分都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

心肌缺血的治疗

心肌缺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抗心肌缺血的药物,如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等,对于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还需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对于轻微的病人或者是血管狭窄不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使血管得到扩张。病情严重时需要做搭桥手术或放心脏支架。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熬夜,禁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低盐低脂饮食。

心肌缺血能预防吗

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为胸口憋闷的发作,如果是跟劳累相关也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具体要做到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要进行正规药物的治疗,包括我们说的尽可能把患者的血压降到偏低的水平 正常偏低,把患者的心率降低到比较偏低的水平,对患者的心率血压都降到比较理想状态的时候,这样心肌的耗氧量就会降到最低。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大家靠每日的服药,每日定期的服药只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理想血压和心率的状态,心肌缺血的症状也是可以得到控制,即使患者从事一个比较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也可能不会表现出心肌缺血的症状。 再一个就是要提高痛阈,就是我们所说的平时要进行有氧运动,包括快步的走路或者也可以打打球,做一些其它的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提高心肌侧支循环的改善,也有助于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即使在有其它的诱发因素情况下,因为痛阈比较低,侧支循环比较丰富,同时心率血压,也比较理想的情况下,也可能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心肌缺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