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多吃新鲜食物少得食管癌

近日,肿瘤防治中心正式挂牌。据悉,食管癌是广东地区高发的癌症之一,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可归咎于饮食习惯不良,尤其是嗜吃腌制食物,其中的亚硝酸胺是腌制食物中的强致癌物质。医生提醒,要远离食管癌,最关键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少吃腌制食物,选择新鲜食物。而高发病地区的人群则应该每年做一次胃镜筛查以早期发现食管癌。

食道癌饮食:多吃新鲜食物少得食管癌

高危诱因:嗜吃腌制食物

食管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傅剑华说,可能与水源、环境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如嗜好腌制食品和烟酒)等因素有关。

实际上,食管癌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在我国河南、河北、福建、广东是食管癌高发区,尤其是汕头、汕尾、潮州、梅州、揭阳、河源等粤东地区的发病人数占了全省的一半以上,可能与当地居民偏好腌制食物(如鱼露、虾酱、酸菜等)、喝功夫茶和热粥等饮食习惯有关。

傅剑华指出,要预防食管癌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只吃新鲜事物,而改变嗜吃腌制食物的习惯。实际上只要是喜欢吃腌制食物的国家或地区,其食管癌发病率都不低,比如德国(烟熏香肠)、韩国(泡菜)、我国的四川、湖南等地区。

早发现难:超2/3患者是晚期

傅剑华介绍,广东尽可能多地在高危地区的人群中进行筛查,并诊断早期食管癌,则是提高食管癌诊疗效果最好的办法。然而,虽然各级医院都有胃镜等筛查措施,但却很少有来自广东省高发人群早期筛查资料。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1997-2004年接收初诊食管癌的病例资料显示,患者早诊率较低,超过三分之二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即为中晚期,从而影响食管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他指出,早期食管癌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常以为是“热气”或“咽炎”随意服点药,当出现明显吞咽困难和呕吐,甚至消瘦和贫血等症状时才去就诊,这时候往往已是晚期。因而,食管癌不做筛查很难早期发现。

治疗单一:生存率仅为30%

目前,随着手术技术、治疗设备、围术期治疗观念的发展,手术疗效已有明显改善,但是单一的手术治疗模式对食管癌的治疗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可切除食管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30%左右。

这么低的生存率与当前食管癌的治疗不规范也有很大的关系。傅剑华说,目前食管癌治疗不规范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食管癌切除不彻底,通常食管癌要切除距离癌病灶的5厘米内所有的组织;第二,淋巴结清除不彻底,一般要清除喉返神经淋巴旁和食管旁的淋巴结。这些均要求医生具有很高的技术才能完成。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食管癌防治所在国内率先开展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模式,形成个体化的食管癌临床诊疗规范,从而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食管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食管癌晚期

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说话声音嘶哑,喝水呛咳,最后病人因营养不良、肿瘤扩散,导致多器官衰竭,濒临死亡。食道癌中晚期症状: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开始是难吞咽粗糙的食物,随后出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不能够下咽,最后是水和唾液。还会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烧、昏迷现象。如果患者已经做了介入治疗,这个时候可以吃一些蔬菜以及细小的、好吞咽的食物。因为食道癌进入晚期的时候,会出现吞咽困难,有的时候甚至患者在喝小米粥的时候都感觉会噎的慌。

食管癌术后感染怎么办

食管癌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医生要关注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口瘘对病人的生命不造成威胁,经引流多能愈合。胸内吻合口瘘对病人的生存造成极大威胁,死亡率非常高,胸内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5天到10天,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和胸痛,X线检查会发现有液气胸征,口服碘水可见造影剂流出,食管腔应该立即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禁食、使用高效的抗生素以及支持治疗,早期瘘的病人可以试行手术修补并用大网膜或肋间肌瓣覆盖加强。肺部的并发症主要是肺炎、肺不张、肺水肿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部感染较为多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它并发症主要是血胸、气胸、胸腔感染以及脓胸,脓胸主要是要充分的引流,进行充分的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

食管癌的发病率如何

食管癌的发病率占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八位,其死亡率占全世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六位,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其发病具有的明显地区性。食管癌高发地区和低发病区的发病率达60倍的差别。食管癌高发区包括亚洲东南部,非洲和法国的北部。在我们国家食管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食管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为河南的临县、太行山区、苏北地区、大别山区、川北地区、潮汕地区以及新疆哈萨克族聚集地。在山西是晋东南的这一地区,比如武乡、沁县等,这些地方的发病率相对高一点。目前食管癌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跟既往的家族的聚集、饮食习惯,家族的一些遗传史,生活习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