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预防甲肝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专家介绍,根据甲型肝炎的流行特点,应严把病从口入关。其预防原则和具体措施如下:
1、普及卫生知识及健康教育,做好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相互使用餐具及牙刷、毛巾等,进餐时要采取分餐制;垃圾应倒在指定位置,由专人管理并及时运走。
2、保护水源,做好饮水卫生,提倡饮开水;水源要符合卫生要求,不被粪便及污水污染;农村应推广打井,公井打水应用公用桶。
3、加强公共饮食部门卫生管理,剩余食物及餐具要进行消毒。
4、做好浴池及游泳池的管理。
5、医院要做好日常消毒隔离工作。病人的排泄物(粪便)、污水及化验室的残余标本均应消毒后才能排放;病人应在指定的生活范围内活动。
6、苍蝇、蟑螂、蚊子等均可污染食物、传播肝炎,应注意消灭。
目前对甲肝病毒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应用纯化的甲肝病毒进行灭活处理,获得了减毒甲型肝炎疫苗,该疫苗应用于人群,提高了人群中抗甲肝病毒的免疫力,为甲型肝炎的预防、控制甚至消灭开拓了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