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抗大肠癌

众所周知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最早用于解热镇痛,现多用于预防血栓等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在预防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那么,阿司匹林预防大肠癌,究竟靠谱吗?

关于阿司匹林的防癌与抗癌效果,已经关注了很多年,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结直肠肿瘤领域,关注阿司匹林在CRC化学预防领域的两大作用:

①减少健康人群中CRC的发生率(一级预防);

②减少罹患CRC者根治术后的肿瘤复发(二级预防)。比较肯定的证据是阿司匹林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减少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从而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近些年还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确诊CRC后如果服用阿司匹林,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生存,最有名的证据来自哈佛大学麻省总院(MGH)著名学者陈志辉(Andrew
CHAN)领导的研究小组的发现。

他们在2012年发现:
阿司匹林对结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可能与PIK3CA基因突变有关。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当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引发了全球对此的研究热潮。

最近,MGH的CHAN研究团队再次发文确定了阿司匹林在CRC一级预防中的价值。他们将美国两个最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护士健康研究”队列(NHS,1980~2010)和“卫生职业随访研究”(HPFS,1986~2012),一共纳入135965位参与者,其中88084位女性,47881位男性。

阿司匹林在CRC一级预防中的价值
这些观察病例入组时候均为未患癌的健康人群,本来是前瞻性观察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CVD)的预防作用,现在分析这个群体的后续癌症发生率,一共随访32年。结果:在全组人群中一共20414位女性和7571位男性发生癌症。

定期服用阿司匹林(每周至少0.5~1.5g阿司匹林标准片)与未定期服用者相比,总体癌症风险降低3%,其中CRC风险降低最显著,达19%。

该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对其他胃肠道癌症也有预防作用,但并未降低其他一些常见癌症风险,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肺癌。

该研究提示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能显著减少CRC的患癌风险,让患者得到与筛查互补的获益。

鉴于阿司匹林对CRC的一级预防价值,美国疾病预防服务工作组(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PSTF)2016年颁布了专门的相关指南。

指南在回顾了目前全球有关使用阿司匹林在CVD一级预防中带来癌症预防效应的多个大型随机对照研究(RCTs),发现在平均服用阿司匹林3.6~10.1年后,研究组的总体癌症(所有癌症)死亡率(10个RGTs,总病例数103387,RR=0.96,95%CI
0.87~1.06)和发生率(6个RCTs,总病例数72926,RR=0.98,95%CI
0.93~1.04)与未规律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其中CRC的20年死亡率在阿司匹林组显著降低(4个RCTs,RR=0.67,95%CI
0.52~0.86),而且发现在服用阿司匹林10~19年后开始出现CRC发病率的下降(3个RCTs,总病例数47464,RR=0.60,95%CI
0.47~0.76)。

UPSTF在指南中推荐:
50~59岁成年人,如果没有出血风险的因素、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应该开始启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治疗,并且应该服用至少10年,以期降低CVD和CRC的发病风险。

当然,指南同时也强调对于阿司匹林带来的出血及其他风险与获益,是很难准确评估的,需要具体化处理。

关于二级预防的价值,近来也有很多研究报道,具有代表性的是荷兰莱登大学(Leiden
University)医学院在2015年欧洲癌症大会上公开报道的最新研究结果,癌症确诊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来源于整个消化道癌症,尤其是CRC患者的生存情况。

这项研究纳入1998~2011年间在荷兰国家卫生系统注册的消化道癌症患者共13715例,分析了仅在确诊后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和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两个群体共9538例患者,主要为CRC(占67.7%),还包括胃—食管癌(占10.2%)和肝胆系统癌、胰腺癌等;中位随访时间48.6个月。

结果表明:癌症确诊后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对比未服用的患者来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和42%,生存提高了几乎1倍。在各瘤种分组分析发现,除了胰腺癌外,其他消化道癌瘤患者均从阿司匹林中获益,其中CRC的获益最大。

基于这个研究的发现,目前荷兰已经于2015年1月启动了一个RCT,对比阿司匹林在Ⅱ/Ⅲ期结肠癌辅助治疗中的价值。

RCT
由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牵头的ASCOLT研究(Clinicaltrial.gov:NCT00565708)是最受关注的RCT之一。该研究针对接受了起码4个月5-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放疗不限)的Ⅱ/Ⅲ期CRC,标准治疗结束以后,随机接受阿司匹林200mg/d或安慰剂治疗,一共3年。该研究拟入组超过1000例患者,目前已经入组超过2/3,中国有多家中心参与ASCOLT研究。

期待这些研究能进一步回答阿司匹林在CRC防治中的价值问题。如果真能得到证实,那将会是里程碑式的进展,小小的阿司匹林,能否在癌症防治中发挥大大的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阿司匹林是脑血管狭窄常服用的药物,非常便宜而且效果肯定,所以临床应用非常高。阿司匹林是水杨酸制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来源于胃肠道。胃肠道的副作用最主要的就是会引起胃肠道的出血。因为水杨酸会破环胃黏膜,引起胃肠道的出血。所以现在阿司匹林现在用的剂型首先要考虑肠溶片,要使它不在胃产生溶解吸收,让它到肠道。胃的环境是酸性的,吸收多会引起胃溃疡、胃黏膜出血等病变。阿司匹林还有个副作用就是会引起出血。

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吃吃停停吗

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吃吃停停吗,这是不能的,阿司匹林这个药是很普遍的,它的作用就是抗血小板的一个聚集,它抗血小板聚集的这个作用,一般来说大家也知道,血小板它更新的时间,是七天左右,所以说这也就决定了,咱们吃阿司匹林不能吃吃停停,一定要长期的吃下去,这样才能真正地,防止血小板的一个聚集,从而防止血栓的一个发生。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是正确的吗

阿司匹林对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是没有争议的,但是阿司匹林它作为一种药物,它有一定的副作用,容易导致消化道的溃疡、出血。这样情况,就使得我们对于它的正面的作用(预防动脉硬化)和负面的作用要做一个平衡,因此只有当预防动脉硬化的迫切性超过了它可能带来的潜在的副作用,我们才会建议患者去服用阿司匹林。一般我们根据这几个因素来判断患者是不是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有家族史、肥胖,吸烟这几个因素里边占到了四条以上,这样的患者即使把没有出现血管的狭窄,既往也没有过动脉硬化的心脏病脑梗塞这些病史,我们一般也会建议患者加用阿司匹林药物。我们可能会跟患者来反复的沟通,来跟他讨论您是不是有活动性的胃溃疡性的疾病,如果有活动性的胃溃疡疾病,我们可能会建议他先去把活动性的胃溃疡疾病给它治疗好,再来考虑去吃阿司匹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