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可能会致癌的药物

药物引发癌症,在医学上将因使用药物而引起的癌症,称为药源性癌症。当前世界各国对药物致癌都十分重视,纷纷规定,在审批新药时必须进行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三致”试验。

那么究竟有哪些药物具有致癌的危险呢?

长期服用利血平的妇女易患乳腺癌,尤其是绝经期妇女,发病率比其他人高3倍。

服用硫唑嘌呤可诱发淋巴瘤、白血病、宫颈癌、唇鳞状上皮癌。服用环磷酰胺可诱发膀胱癌、淋巴癌和急性白血病。白消安可诱发支气管癌和外阴癌。长期服用氨甲喋呤可诱发肾癌和乳腺癌。

这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复方阿司匹林、复方氨基比林等,如果长期服用,可引起肾盂癌和膀胱癌,发病率约为9.5%。

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包括片剂、针剂、眼药水),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诱发急性白血病。其诱发白血病的潜伏期可长达7年。

长期大量使用甲基睾丸酮、去氢甲基睾丸酮、庚酸睾丸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易引起肝细胞癌。

患癫痫病并长期服用苯妥英纳的孕妇所生的婴儿可能会患上神经纤维母细胞瘤。长期大量使用苯巴比妥的患者,可致恶性脑瘤。

长时间服用此药的孕妇,其生下的女孩将来可能会发生生殖道腺瘤。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使用此药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男性如每日应用此药0.5mg,连用数年,可发生肾上腺癌。

土霉素、氯仿、砷化合物、煤焦油软膏、阿霉素、保泰松、安体舒通、异烟肼、四氯化碳、亚硝酸盐、亚硝胺类西药,以及花椒、藿香、冬花、石菖蒲、砒石、雄黄等中草药,据动物实验,也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

对上述较确定的或尚待确定的有致癌作用的药物,原则上应尽量少用,尤其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必须使用较大剂量时,应尽量缩短用药时间。但是,也不能因这些药物有可能致癌而该用不用,耽误治疗。服用者可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以防止药源性癌症的发生。

白血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白血病潜伏期

白血病一般是没有潜伏期的,如果患者有高危的因素就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作。临床上白血病发生主要跟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第一可能跟患者体内基因突变有关,体内存在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得病。第二可能跟家族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白血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得病。第三可能跟患者长期接触一些化学物质,比如苯,氢醌等有关。第四可能跟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如何区别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区别:1、急性白血病主要是因为它的白血病细胞处于原始阶段,或者早期的幼稚阶段,它的自然病程比较短,只有数个月。病人的症状表现的比较重,贫血、出血、感染、骨痛这些症状明显。2、慢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发育的比较成熟,它的自然病程也比较长,能达到数月甚至几年,他的病情的症状比较轻。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人,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淋巴结的肿大,血常规表现为一个淋巴细胞的增多,但是病人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内,淋巴结和血细胞的变化不明显。

白血病分为哪几种

白血病的分类如下: 1、白血病根据细胞来源的不同,可以分成髓系白血病、淋巴系白血病、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混合来源的白血病。 2、根据病程的急性与慢性,又可以分成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 3、如果有各个器官浸润的情况下,按照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分,可以分成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等。急性白血病往往突然出现的发热,尤其是高热、贫血、面色黄白、乏力,或者是一磕碰之后,身上容易有瘀斑和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