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爱好 可调节心理障碍

刘先生35岁有余,已婚,有一女。最近经常在梦中惊醒,具体梦境难以记住,早上起床时总感觉浑身乏力,无精打采,再不像以前起床后总是神采奕奕,充满激情。

刘先生是某行政单位的中层领导,日常工作比较繁琐。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干劲十足,后来提拔当了领导,他对工作依旧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但到了35岁的黄金年龄时却不料出现了上述情况,十分苦恼,于是到医院心理卫生科求助。

培养兴趣爱好可调节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师通过了解,发现刘先生出现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诱因。刘先生自幼做事认真谨慎,胆量较小,从不惹是非,也不做超出自己原则的事情,性格相对敏感,就是因为敏感所以才能够体察领导的心思,从而得到提升。

因为刘先生认真谨慎,所以平常没有什么喜好和兴趣。虽然自己在单位人缘很好,但是特别要好的朋友却很有限,当自己有烦心事的时候,他喜欢一个人憋着。一方面因为这些事情涉及工作,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不喜欢讲给别人听,害怕打扰别人,同时也担心别人不能保密。

刘先生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强,但是自己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却很少,以自己的年龄和学历,升职的希望还很大,但是他的内心却对升职缺乏太大的动力。

一般而言,人的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发展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正性的情绪太少,另一个是负性的情绪太多。所谓正性的情绪是指从工作、生活、运动或者娱乐中获得的成就感、愉悦感和自由感,当能够从这些事情中获得良好的情绪时,我们就会不断重复这些能够让人产生忘我和陶醉感的行为,不断增加正性情绪在自己总情绪中占的比例。负性的情绪是指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压力让人们产生失望、挫败、沉重、沮丧或者受束缚的感觉。当某些事情与这些情绪产生了联结,遇到这些事情时,人就会本能地退缩和回避。

心理咨询师认为,刘先生属于典型的正性情绪不足,他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刘先生说自己上学时,从来不主动去运动和玩耍,因为他认为这些在浪费学习的时间。这样的认识和习惯对刘先生学业有成、事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到了这个年龄,这样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却在困扰着刘先生。

刘先生需要学会用没有功利和目的的轻松的心态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这样的兴趣爱好可以让刘先生忘我地去做,从而获得成就感、愉悦感和自由感,同时也可以缓解和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人到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压力较大并且很容易出现职业疲倦,重复的生活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地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来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当出现类似刘先生这样状况的时候,最好先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和培养新的兴趣来调节。如果通过这种方式还不能得以改善,最好及时去心理科就诊。

心理障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理障碍的特点

精神障碍是很难治愈的,一般都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过分自信、过分自卑、过度兴奋、过度悲伤均属心理障碍。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可能会出现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者任性的情况,和经常的娇生惯养有一定的关系,还可能是因为经常一个人玩耍的原因,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零食和玩具要和朋友进行分享,可以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针对心理障碍首先要排除是不是由躯体疾病所引起,可以做常规的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彩超等检查,以及通过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进行初步判断,若需要明确病因,也可以针对性进行检查,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脑电图、脑CT、脑成像、核磁等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可做更进一步的检查。

心理障碍的特点

轻性的心理障碍,例如焦虑症、强迫症等,除了情绪上不稳定,还会出现身体不适、疼痛等。不同病因心理障碍表现也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各种怪异的想法和异常行为;心理障碍的危害一般会导致焦虑症或者是抑郁症,还有可能会有轻生的念头等现象的发生,所以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治疗,握住治疗病情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样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的劳累。3.强迫:反复纠结同一个问题、重复做动作或者行为。2.焦虑:担心紧张、坐立不安、心慌胸闷。

心理障碍的危害

躯体疾病只是自己受到某方面的伤害,而严重的心理疾病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可能会涉及危害到其他人。心理障碍的危害非常巨大,甚至要高于很多的躯体疾病。比如一些重症的精神疾病,患者会有被害妄想症,去伤害甚至杀死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