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疾病诊断 检查方法

疾病诊断:

(一)外耳道炎及疖肿外耳道口及耳道内弥漫性肿胀,有渗出浆性分泌物,晚期局限成疖肿有脓,分泌物没有粘液,耳聋不重是其特点,按压耳屏剧痛,耳后淋巴结常肿大。

(二)急性鼓膜炎常并发于流行性感冒和耳带状疱疹,鼓膜充血形成大炮,有剧烈耳痛,但无穿孔及流脓现象,听力损失不重,血象白细胞不增多,

检查方法:

早期检查: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中期检查: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辩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

晚期检查: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耳部),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恢复期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化脓性中耳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化脓性中耳炎不能吃的食物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洋葱、蒜等,这些食物温热心燥、伤阴,会使患者内热加重,以致于中耳炎加重。不能吃肥腻厚味食物,这类食物容易聚湿生痰、助热化火,造成体内湿热内盛,加深中耳炎的症状。发酵物,这类食物有一定的致敏因素,使用不当可让人体发生过敏反应,加重中耳炎症状。发物主要包括鱼、虾、蟹等海产品;此外鸡蛋、香菜也少吃。化脓性中耳炎发病时不宜吃热性补药,如人参、鹿茸、肉桂、牛鞭、附子等;同时不要吃坚硬难咬的食物,如花生仁、西瓜子、开心果、油条等。专家提示:化脓性中耳炎不能吃的食物分为:一、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等,对导致患者内热加重,导致病情加重。二、发物,如鱼、虾、蟹等海产品;以及鸡蛋、香菜也要少吃。三、热性补药及坚硬难咬的食物。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预防

小儿中耳炎通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诱发而引起,因此平时应该注意加强对小儿的护理,以避免导致感冒,从而引发中耳炎。第3个方面,如果说出现了急性中耳炎,就需要尽快的到耳鼻喉科就诊,可以做一下耳镜检查、血常规检测,判断一下病情程度,要考虑及时的药物治疗,而且需要定期复查,如果说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治疗不及时,就有可能会引起化脓性的中耳炎。比如对于婴儿在用奶瓶喂奶时不要让瓶子举得太高,让婴儿垂直握住奶瓶进行喂食,同时要注意保证婴儿不要吃的太快,避免奶液流出流入中耳的咽鼓管中,在婴儿躺在床上时不要给婴儿喂食,因为躺着的时候不利于吞咽,会导致过剩的奶液从婴儿口中流出,非常有可能流到耳朵里造成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重者炎症深达乳突骨质。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一、耳溢液,耳内流脓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脓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或经外耳感染时流脓发作或脓液增多,可伴耳痛。二、听力下降,患耳可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程度与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听骨链是否受损以及迷路正常与否等有关。三、耳鸣,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与内耳受损有关。四、耳内镜检查发现鼓膜有穿孔,分为中央型和边缘性两种,穿孔可大可小,鼓室内或穿孔附近可有息肉或肉芽。